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指出了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非常复杂、有毒且难处理的污水。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特点,并通过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总结,概括了各类技术的主要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探讨了垃圾渗滤液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及土地处理等几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目前国内外主要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和工艺应用情况,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并且简要的阐述了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等温吸附热力学方法,探讨针铁矿单独存在以及富里酸-针铁矿共存体系对重金属镉吸附-解吸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针铁矿对镉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富里酸存在下其吸附能力有所增加,同时也改变了吸附镉的解吸特性。因此,针铁矿-富里酸共存体系对于控制重金属镉污染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等温吸附热力学方法,探讨针铁矿单独存在以及富里酸.针铁矿共存体系对重金属镉吸附-解吸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针铁矿对镉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富里酸存在下其吸附能力有所增加,同时也改变了吸附镉的解吸特性.因此,针铁矿.富里酸共存体系对于控制重金属镉污染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1961年1月2010年12月贵州省西部12个气象站地面观测逐日气温、降水量及NECP 1961年1月2010年12月北半球逐月100hpa、500hpa高度场以及海平面气压场1.0°×1.-0°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贵州西部冬春季连旱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表明:贵州西部冬春季降水量呈波动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冬春季降水量偏多的年份主要出现在1985年以前,偏少的年份主要出现在1985年以后;贵州西部1961-2010年有9年出现了明显的冬春连旱,最重的是2009-2010年,其次是1978-1979年。冬春连旱发生最频繁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贵州西部的冬春干旱是一种气候干旱,而冬春连旱是在特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产生的,贵州西部的冬春季连旱年500hpa平均高度上具有东亚大槽异常偏东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的环流特征;在北半球100hpa平均距平场上,50°N以南为负距平,西南地区为-4~-12gpm的负距平区;-500hpa平均距平场上,45°N以南为负距平,西南地区为-8~-12gpm的负距平区;海平面气压平均距平场上,中国大部地区为负距平,西南地区为-4~-8hpa的负距平区,多热低压存在,致使北方冷空气偏北偏东,不易南下影响贵州,加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切断了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从而造成贵州西部冬春连旱天气。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腐解液对作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锐  任相浩  张龙轩  李红  全爽 《绿色科技》2014,(5):160-162,165
采用室内发芽方法,通过测定玉米秸秆腐解液对玉米、冬小麦和大豆发芽情况的影响,明确了玉米秸秆对不同作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腐解液化感作用对大豆、冬小麦和玉米种子生长发育呈现抑制效应,可以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和胚芽长度。各种作物种子对化感作用敏感指数不同,受到化感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大豆、冬小麦、玉米。  相似文献   
6.
子莲因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而倍受消费者喜爱,采后保鲜及加工是实现该产业增值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鲜食子莲保鲜实用技术缺乏,采后易发生品质劣变现象;加工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营养及风味的保持尚亟待解决,上述因素均影响了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本文对国内子莲采后贮藏保鲜、加工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旨在为今后子莲采后保鲜加工技术及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