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应用7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林问诱捕松阿扁叶蜂成虫.结果表明:7种粘虫板具有不同引诱效果,其中以绿色效果最好,诱虫量可达2248.3头/板,黄色、红色次之,白色、蓝色、紫色、黑色效果较差.南北方向诱虫量显著高于东西方向.阳坡诱虫数量最多,阴坡次之,山脊处最少.在所诱集的成虫中,以雄性成虫为主,占92.8%;利用粘虫板诱集成虫的方法可用于松阿扁叶蜂羽化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在山东泰安等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产区发生一种新的叶部病害—板栗褐缘叶枯病Phpmopsis mollissima Y.Z.HUA S.X.JIANG。病原菌每年只侵染1次,侵染高峰期在8月份,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板栗病叶及冬芽上越冬。选用新型杀菌剂戊唑醇、氟硅唑和咪鲜胺防治该病,防治效果分别为93.4%,90.8%和72.4%。  相似文献   
3.
绿色威雷Ⅱ号与氰戊菊酯防治双条杉天牛成虫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捆网接虫的方法,进行了绿色威雷Ⅱ号与氰戊菊酯防治双条杉天牛成虫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绿色威雷Ⅱ号杀虫效果,尤其在持效期方面,明显优于氰戊菊酯。生产上防治该虫使用绿色威雷Ⅱ号3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4.
1994-1999年在板栗幼林内,进行4种不同海拔高度间作农作物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徂徕山区板栗幼林,以花生、大豆轮茬间作,可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