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利用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聚集信息素的粗提物,在试验室和林间对聚集信息素的生物活性,分泌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聚集息息素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它是由在寄主上取食的雄虫后肠所分泌的,分泌释放高峰出现在侵入寄主后的2—3d,以后随着交配次数的增加其分泌释放量逐渐减少。该虫在林、勃、桦地区一年出现三次聚集信息素分泌释放高峰,在低虫口密度条件下,其最佳诱虫剂量为20ME;最远诱虫距离为50m,当风速在2—3.5m/s、温度为20—27℃诱虫效果最好。触角剪除及扫描电镜实验证实触角是该虫接受聚集信息素的重要感觉器官。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八齿小蠹是落叶松人工林中的一个重要害虫。笔者在进行了分布、为害、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的研究之后,又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初步整理,供有关部门参考。一、化学药剂防治试验1、供试药剂及产地(见表1)。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人工林在其生长过程中,由于初期性害虫的严重为害以及自然环境和人为因子的干扰而长势衰退,促使落叶松八齿小蠹的为害日益加剧。8年生以上的落叶松人工林都有不同程度的为害。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受害最严重的林分株害率可达51%,这是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非常值得关注的动向。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动态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ler)是我国东北落叶松人工林的重要害虫,经常猖獗成灾。为了对害虫进行综合治理,我们从1983—1985年在黑龙江省对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动态预测预报进行了系统研究。逐步回归电算分析能自动地对预报因子逐个加以筛选,找出影响落叶松种群数量消长的几个主要气象因子,并能按一定的显著性标准建立准确可靠的最佳方程。作者借助微机,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对黑龙江省桦南、尚志、桦川、龙江四个县建立了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动态预报模型。这些模型的线性回归关系极显著,经剩余标准差指标考察、回报检验及初步预报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日本农林省林业试验场近30年来连续开展了利用微生物病原防治害虫的研究。这里特别介绍一下应用病毒防治森林害虫的研究成果。所谓昆虫病毒群,可以分为以下各类: 1.在被侵染的组织细胞内形成多角体型的包涵体: 1)形成于细胞核内,病毒为棒状(Bor-relinavirus)。2)主要形成于中肠细胞质中,病毒为球状(正20面体)(Smithiavirus)〔注:虽说“主要形成于中肠细胞质中”,但也有报告说可在核中看到大形少数的多角体。〕3)形成于脂肪体细胞质内,病毒为卵形(Vagoiavirus)。〔注:只在最近报告中提到在金龟子幼虫中发现,在日本尚未见到这一类群的报道。〕2.形成颗粒状包涵体,病毒为棒状(Be-rgoldiavirus)。3.不形成包涵体,病毒为球形(正20面体等)(Moratorvirus) 昆虫病毒的分类,尚未建立体系。  相似文献   
6.
7.
黑龙江省重点地区作物害虫初步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我国东北的害虫相问题远在清末即有俄国昆虫学者 Motschulsky 等从分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其后日人亦渐开始注意。日帝侵略期间,日人山田保治。近藤铁邓,荒川保雄、秋山武雄、龙泽求、村山酿造、苅谷正次郎及土山哲夫等曾先后在此从事过害虫方面的工作,也包括害虫相的调查.其中以桑山觉(1938)氏在我国东北作短期害虫调查后所撰目录较为系统。此外尚有一些其他日人短期调查的报告。然此类调查多以东北中南部地区为主,而对北部地区则涉及较少(秋山、1986,土山,1938等)。此后山土哲夫(1953)曾就东北全区情况综合过去文献及其本人调查结果汇编东北农作物害虫目录,东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在黑龙江省桦南县一年2代,部分个体一年3代。一年中出现三次以聚集信息素——化学信息为中心的扬飞侵入寄主高峰期。其成灾规律是在自然、气候及经营等多种削弱林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从倒木向衰弱木扩散。进而侵害健康木的恶性循环过程。根据虫灾发生的特点划分了急性及慢性两种猖獗基地类型,并阐明形成机理及相应的监测、测报和综合防治技术。1984—1985年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获得成功,有虫株率由1984年防治前的30%—65%下降到1%以下。提出了适于人工林落叶松八齿小蠹防治的IPC程序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