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农田栽种早园竹,除了要全面做好竹园常规管理外,还应做好土壤改造、深翻、开沟排水等工作。覆盖是早园竹春笋冬出的主要措施,覆盖竹林要掌握好留笋养竹的时间,控制适当地表温度等技术问题,切忌盲目仿效。  相似文献   
2.
对野生的异竹、黄杆竹、鳗竹、红壳竹、乌哺鸡竹5个竹种进行定点试验,并实施一系列人为改造措施,使野生竹林向专业竹园转化,并获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雷竹林覆盖栽培持续高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雷竹林覆盖栽培持续高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覆盖栽培年限的增加,平均单株笋重下降,当年留养新竹平均胸径变小,竹林地下竹鞭在土层中明显上浮,雷笋产量明显下降;加强肥水管理、提前留养母竹、埋鞭和培土相结合的措施可使雷笋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4.
早园竹覆盖的负面作用及其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早园竹林实施覆盖技术后,其负面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产量呈下降趋势,新留母竹出现高位枯死(猝死)和生育不政党等,另外,值得深思的是,在主度集约经营条件下,原有的竹龄结构模式是否还适应等,为此,提高必须从基础抓起,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调整竹林结构,及时留养母竹,建立二层竹冠,改善竹林生态条件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雷竹笋产量与立竹密度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雷竹林立竹密度在 1.2~ 1.5万株 /hm2 ,平均单株笋重、雷竹笋产量随立竹密度增加而增加 ;平均每株母竹发笋数随立竹密度增加而下降 ;立竹密度超过 1.5万株 /hm2 时 ,以上 3项指标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