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主要森林病虫害种类,并初步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区森林病虫害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太白山自然概况太白山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太白、周至、眉县三县交界处,为秦岭山脉的主峰,最高峰拔仙台海拔3767.2m,是典型的暖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太白山西端的鳌山、东端的拔仙台,由海拔3000~3600m的东西向秦岭主脊和跑马梁相连,构成太白山的主脊。秦岭主脊自跑马梁西端折向南成北南走向,海拔由.3400m急剧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兰州大尾羊尾部脂肪组织的发育变化,运用显微成像处理系统中的Measure distance功能,测定样品的脂肪细胞形态学参数.结果表明,兰州大尾羊尾部脂肪细胞大小随生长发育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说明兰州大尾羊尾部脂肪的沉积以脂肪细胞增大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太白山南坡渭水河中上游孟家沟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和观察。调查观察结果认为,孟家沟可能为新的大熊猫冬栖地,现有大熊猫1只。对粪便检测结果显示,食物全部为巴山木竹叶子。建议对黄柏塬地区的大熊猫冬季栖息地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大熊猫对栖息地利用情况。同时,加强对社区村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实行社区共管,建立自然保护区专业队伍和村民业余队伍相结合的反偷猎体系,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相似文献   
5.
何晓军 《陕西林业》2011,(Z1):29-30
从1995年实施GEF项目开始,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先后申报和实施了多个项目,扩大了对外知名度,改善了与周边社区的关系,现将1995-2010年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申报、实施的主要项目工作简要介绍。1、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1995年8月林业部正式启动了"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项目希望通过在计划制定、  相似文献   
6.
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林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太白山的林线位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为了定量分析太白山太白红杉林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碳循环特征,基于模型(MTCLIM)模拟的温度和降水数据,应用植被动态过程模型(LPJ-GUESS)模拟了太白山南北坡1958-2008年太白红杉林的净初级生产力(NPP)、生物量和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结果表明:1)太白红杉和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的NPP和生物量在太白红杉林占有优势,太白红杉的NPP和生物量均大于巴山冷杉.1958-2008年间太白红杉南北坡NPP的平均值为0.38 kgC·m-2·a-1,巴山冷杉为0.25 kgC·m-2,a-1,两者之和占整个太白红杉林NPP的86%;1958-2008年间太白红杉南北坡生物量的平均值为2.91 kgC/m2,巴山冷杉为2.02 kgC/m2,两者之和占太白红杉林生物量的94%.2)太白红杉和巴山冷杉的NPP均表现为北坡大于南坡,且南北坡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北坡的增幅小于南坡,所以太白山南北坡太白红杉林的NPP差异有逐年减少的趋势.3)太白红杉生物量的年际波动较大,南北坡呈交替上升趋势,南坡的平均值(2.94 kgC/m2)大于北坡(2.89 kgC/m2).巴山冷杉生物量的年际波动相对较小,北坡生物量水平大于南坡.4)1958-2008年南北坡太白红杉林平均NEE均为-0.023 kgC·m-2·a-1,表现为碳汇.南北坡碳汇水平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南坡的增加幅度(0.91 g·m-2·a-1)大于北坡(0.42 g·m-2·a-1).以气候和CO2为驱动因子对太白山太白红杉林的长期碳循环动态做了定量分析,从机理上揭示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系,还需要做进一步的野外观测和控制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杭州热土养生庄园从景观环境营造和养生项目设计两方面进行分析,在景观环境营造上,庄园具有因地制宜、田园风格、异域情调以及亲生物设计等品质;在养生项目设计中,笔者分别就素食食疗、排毒水疗、泰式芳香疗法、冥想疗法几种疗法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庄园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认为开展园艺疗法,加强感官体验并建立可信数据将有助于其良性发展,并成为一处优质的康复景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太白红杉的天然更新状况,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太白红杉林的林窗特征及更新数量进行调查,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太白红杉林天然更新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太白红杉林中,实际林窗(CG)和扩展林窗(EG)大小均以100 m2左右的中小面积为主,而且林窗的形成方式主要受风雪影响导致折干;2)林窗下天然更新影响因子关联度排序为林窗面积>林窗开敞度>坡位>坡向>坡度>海拔>枯落物厚度,表明林窗面积和开敞度对林窗天然更新影响最显著;3)幼苗主要集中在中小林窗中,而且在开敞度为0.6~0.8更新最好。因此,建议通过改善林下更新环境,提高太白红杉种子发芽率、幼苗存活率以及成苗率。在具体经营过程中,可以开敞度为指标进行适度经营,人为创造一定的林窗,以加快太白红杉林的天然更新,维持其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中草药资源分布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分类别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盐析法提取抗凝全血中基因组DN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范海荣报道的Miller盐析法的基础上,用抗凝全血为材料,通过调整关键试剂的浓度,改进操作步骤,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方法检测,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可快速高效的提取基因组DNA,完全可以满足基因组文库的构建、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分子水平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