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5篇
植物保护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鞘峨(Coleophora spp.)隶鳞翅目(Lepidoptera),鞘蛾科(Coleophoridae Eupstidae),鞘蛾属(Coleophora Eupista);种类繁多,系一类重要的潜叶害虫。由于其幼虫负鞘潜食、生活隐蔽,防治难度较大。其中一些种类曾猖獗成灾。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Hubner)曾在北美严重发生,经引进几种寄生蜂,终于成功地控制其危害。我国的落叶松鞘蛾,近20年来发生日趋严重,尤以东北的Coleophora dahurica Flkv.为著。天敌昆虫的引进及保护利用是值得重视的控制措施之一。鉴于国内尚乏鞘蛾天敌的系统报导,为此,提供64种鞘峨的寄生蜂目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森林昆虫(包括害虫)是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losystem)的重要组成成分。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总体表现对环境的趋同现象;反之,环境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的反作用,产生一定程度的同功效应。组成系统的诸成分决非机械的组合,而表现整体效应,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它是具有一定调节功能的控制系统,它们彼此适应,相互依  相似文献   
3.
昆虫是森林生态系的重要成分。吉林省的森林植物相当丰富,与其伴随而生的森林昆虫更为繁多,估计实际存在的种类可达2000种以上。目前已查明的森林昆虫种类大约只有500多种,其中森林害虫约400余种;东部地区(长白山亚区)约400余种,西部地区(辽北草原亚区)约300余种;还有大量的种类有待查明。而森林昆虫生态学尚待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 Hübner)是落叶松(Larix SPP.)主要的潜叶害虫。由于其幼虫期生活隐蔽,防治难度较大;且大发生周期短,在东北、内蒙古地区迅速地扩散蔓延。吉林省已扩散至白城地区,全省发生面积已达102.33万亩,成为落叶松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威胁。由于实际需要,笔者对其进行了研究。现将初步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根据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对落叶松鞘蛾蛹和卵发生期提出预测式,其蛹的有效积温的估计区间为63.9±9.7日度,发育起点温度的估计区间为14.6±1.1℃,卵的有效积温的估计区间为279.7±22.8日度,发育起点的估计区间为15.7±0.6℃。蛹期预测式为(?)=(63.9/(T-14.6))±1.9069(SNp=0.7417,自由度为5)卵期预测式为(?)=(279.7/(T-15.7))±3.7932(SNe=1.6039,自由度为7)  相似文献   
6.
云杉花墨天牛(过去称云杉花黑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 Gebler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新疆、陕西、甘肃等省(区):国外有分布欧洲、西伯利亚、库页岛、朝鲜、日本的记录。寄主为云杉Piceaspp.。1990年在吉林省辉南县四岔发现为害  相似文献   
7.
8.
最近,从盘石、桦甸、伊通和四平市山门支援甘肃省的数万斤紫穗槐(Amorpha fruti cosa L)种子中发现一种重要的检疫害虫,经鉴定隶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豆象科Bruchidae,豆象亚科Bruchinae,三齿豆象属的窃豆象Acanthoscelides plagiatus Reiche et saulcy(吉林省新纪录;中国新纪录,1980)。目前国内己发现于北京、河北、河南、陕西、宁夏、新疆、内蒙古、辽宁及吉林。国外分布于苏联阿尔明尼亚,东地中海,小亚细亚。目前仅知为害紫穗槐种子。形态特征体小,体长仅1.8—2.5毫米,卵圆形,黑色;触角、眼,、足褐色;鞘翅大部分浅褐色,  相似文献   
9.
(2) 白杨透翅蛾Parantnrene tabaniformis Rottenberg[鳞翅目透翅蛾科] 分布国内: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 国外:蒙古、苏联、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瑞典、希腊、西班牙、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寄主:主要为杨柳科各树种。为害与传播:白杨透翅蛾主要为害杨树(Populus spp)和柳树(Salix spp)。如毛白杨(P. tomentosa Carr)、银白杨(P. alba L)、加拿大杨(P. canadensis Moench)尤易受害,5年生以下的苗木及幼树受害较重;小叶杨(P. simonii Carr),小青杨(P.pseudo—simonii kitag)受害轻微。初孵化的幼虫,多在嫩芽,顶梢侵入,钻营隧道,因此被害梢往往枯萎下垂,抑制顶芽生长,徒生侧枝,形成秃梢。初龄幼虫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围绕树干钻蛀隧道,因此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卵寄生物大蛾卵跳小蜂Ooencyrtus kuwanae是寄生舞毒蛾卵期的一种多化性跳小蜂,每年可繁殖5—6代。从7月末到12月末寄生舞毒蛾卵;然后掉到落叶层下越冬。在少量寄主卵块密度时特别有效, 幼虫寄生物 Apanteles melanoscelus是寄生舞毒蛾幼龄幼虫的一种多化性茧蜂。已知雌蜂约产卵1000粒。这种寄生物一年繁殖两代,并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茧通常黄色,形似稻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