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在田间条件下,对同一植株接穗红■(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Yieh)和其砧木■(Loropetalum chinense Oliver.)上发出的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8月中旬,天气晴朗的条件下,2种植物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呈双峰曲线;气孔导度(Cond)均呈单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均呈单谷曲线;Pn日均值■木大于红■木。②红■木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CO2饱和点(CSP)均低于■木,CO2补偿点(CCP)高于■木;③红■木的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均低于■木,故红■木的光合能力低于■木。④2种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相比较,红■木低于■木,故而建议在居民小区和人群聚集地进行绿化时,宜适当减少红■木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不同林龄(8、13、18 a)的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沙棘人工林在不同生长发育进程中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土壤养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沙棘人工林磷脂脂肪酸总量、细菌特征脂肪酸总量、真菌特征脂肪酸总量均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磷脂脂肪酸总量、细菌总量在成熟林时达到最大值。真菌总量在中龄林时出现最大值,在进入成熟林后略有下降;2)不同林龄的沙棘人工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随着林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并于成熟林时达到最大值;3)土壤微生物总PLFA量、土壤细菌PLFA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碳氮比、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真菌PLFA量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林龄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养分特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田间条件下,对同一植株接穗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 Yieh)和其砧木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Oliver.)上发出的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8月中旬,天气晴朗的条件下,2种植物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呈双峰曲线;气孔导度(Cond)均呈单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均呈单谷曲线;Pn日均值檵木大干红檵木。②红檵木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CO2饱和点(CSP)均低于檵木,CO2补偿点(CCP)高于檵木;③红檵木的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均低于檵木,故红檵木的光合能力低于檵木。④2种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相比较,红檵木低于檵木,故而建议在居民小区和人群聚集地进行绿化时,宜适当减少红檵木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抑制果实浮皮的方法及赤霉素(GA3)与二氢茉莉酸丙酯(PDJ)抑制浮皮发生的机制,本研究以完熟栽培温州蜜柑宫川为试验材料,通过喷施钙或GA3与PDJ,研究其对果实浮皮指数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分析GA3与PDJ处理后果皮的细胞壁结构、细胞壁物质含量、相关水解酶活性、果皮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降低果实浮皮指数,其中采前喷施2次GA3和PDJ后果实浮皮指数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且该处理条件下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无明显变化。同时,GA3与PDJ处理下调了CitCx、CitPME等基因表达量,降低了果胶酯酶(PME)和纤维素酶(Cx)的活性,提高了果皮中原果胶和半纤维素含量,延缓了纤维素含量下降并增加了果实硬度,并且降低了果皮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喷施GA3与PDJ后果皮中乙烯合成量下降而生长素含量上升,CitACO基因表达下调,而CitETR1及CitIAA27表达上调。综上,采前喷施2次GA3与PDJ是防治完...  相似文献   
5.
余旋  刘旭  赵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5,(21):286-288
根据学科的特点,以及现代林业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需求发生的变化,对森林培育学课程引入了参与式教学.认为经过两年的实践,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林业意识,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向富集法从红枣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细菌,同时检测其产生长素(IAA)、固氮和解磷等促生特性。结合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盆栽试验验证3株高效产ACC脱氨酶的根际促生菌株Pseudomonas fluorescens、Pseudomonas putidaSerratia plymuthica对红枣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红枣根际共分离出10株产ACC脱氨酶的菌株,其ACC脱氨酶活性在14.23~433.05 μmol/(mg·h)。这些菌株都具有产IAA、固氮和解无机磷能力。2)经鉴定,10株菌株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沙雷氏菌属(Serratia)。3)接种Pseudomonas putida菌剂和Serratia plymuthica菌剂均可显著促进红枣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植株株高、生物量、叶片氮及磷含量。2种菌株的接种效应明显优于Pseudomonas fluorescens菌剂,且复合菌株应用促生效果优于单一菌株。  相似文献   
7.
不同解磷菌剂对美国山核桃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旋  朱天辉  刘旭 《林业科学》2012,48(2):117-12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3种施P水平下绿针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3种细菌及其混合菌群对美国山核桃苗3个生长时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4种细菌菌剂后山核桃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上升;3种施P水平下,随着施P水平的提高,各种菌剂对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逐渐降低,且3种细菌的混合菌剂较单一菌种对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余旋 《热带林业》2012,(3):8-12
文章旨在通过对福建省建瓯市林业生态资本经营的实地研究中发现,FSC森林认证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增加林农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林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