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浙北围垦海涂香樟黄化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硫酸亚铁、Fe-EDTA、Fe-EDDHA、柠檬酸、硼酸和微肥的不同处理的对比试验,认为硫酸亚铁和柠檬酸对防治围垦海涂地香樟黄化具有显著效果,由硫酸亚铁、柠檬酸和适量微肥复合配制后,可有效遏制香樟黄化现象,能起到防治作用,施用8周后的最高转绿率可达到62.5%,并能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效养分,改善林木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2.
杭州湾上虞新区由于土壤碱性重,含盐量高,绿化难度大.通过对新区内绿化树种的调查及物理改良、水利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等绿地改良措施的应用试验,总结出杭州湾上虞新区的绿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女贞、洋白蜡、枣树、樱花、苦楝、桑树、椤木石楠、木槿、木芙蓉、龙爪槐、红叶李、意杨、乌桕等树种非常适应园区环境,喜树等树种也可在该地种植;绿地改良措施能明显地改善片林、林带树木的生长,对银杏、马褂木、枇杷的片林和广玉兰、雪松的林带改良中效果都较明显,物理改良对香樟、杜英、桂花效果明显,对林带中的茶梅、红花(楼)木、含笑、杜鹃有较大作用,化学改良对广玉兰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丽水市具标志性林相的天然林——庆元县马蹄凹库区水土保持林的冠层树种调查结果分析,认为该林分冠层树种组成具有4个方面特征。特征一是该林分冠层树种丰富多样,林分共有冠层树种37个,分属20科26属,其中常绿树种21个,落叶树种16个,冠层树种多样性对林相景观产生多方面积极影响;特征二是不同冠层树种在林分中的株数占比和冠幅占比差异大,其中栲树植株数和冠幅面积占比分别为37.73%和47.07%,是该林分的绝对优势种和景观特色种,其新梢期的嫩叶色彩和花期的花色直接形成了该林相3—5月和9—10月的特色观赏期,终年繁茂的枝叶与叶背秀褐色鳞秕也使该林分在非特色观赏期具有较好的色彩背景。马尾松为第2优势种,因叶片无明显彩化期,对林相色彩贡献小,但它树高最高,增强了林冠天际线变化程度。木荷为第3优势种,其春季嫩叶多为红色,5—6月开白色花,对林相春夏景观也有较大正向作用。浙江樟、梧桐等9个树种在样地中仅存1株,对林相景观贡献小;特征三是常绿树种在整个林分冠层树种中占比优势突出,其株数占比为84.91%,冠幅面积占比为88.68%,而落叶树种株数占比为15.09%,冠幅面积占比仅为11.32%,其中山...  相似文献   
4.
朱砂根性耐阴,一般只能在荫蔽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生长。利用仿生栽培技术进行朱砂根商品苗的培育,有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等诸多特点。选择适合的仿生林是仿生栽培的关键。通过对几个树种仿生林及设施栽培的对比试验,选择出最佳的朱砂根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仿生栽培及设施栽培性价比分析,可以看出仿生栽培可降低成本达16%~40%,同时杜英林相比深山含笑、乳源木莲、木荷、马褂木具有更好的仿生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3种"三剂"复合模式(萘乙酸+多菌灵、异菌脲+赤霉酸、萘乙酸+赤霉酸)采前处理对葡萄贮藏期品质的影响,分析"三剂"产品在葡萄贮藏期的动态消解规律,评价"三剂"产品的安全性。结果表明, 3种"三剂"组合采前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葡萄贮藏期品质,其中A组(萘乙酸+多菌灵)的保鲜效果最佳,其次为C组(萘乙酸+赤霉酸),最后为B组(异菌脲+赤霉酸)。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 A组中的多菌灵残留值超过GB 2763规定的限量值,存在质量安全风险, B组和C组不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综合各项指标, C组(萘乙酸+赤霉酸)的采前处理对葡萄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且无质量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6.
上虞市花卉苗木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上虞市花卉苗木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市场信息不灵、生产基地规模小、缺乏技术、科技开发水平低等问题,提出了上虞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应做好总体规划,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调整种植品种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加强信息技术服务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了解浙江省葡萄产业现状与质量安全现状,从影响葡萄质量安全的主要危害因子着手,分析了近年来浙江省葡萄现状和葡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及来源,虽然总体膳食风险可控,但浙江省葡萄存在农药使用品种多、农药残留检出合规性差、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合理等问题,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继续完善浙江省葡萄质量安全建设的建议及措施,为葡萄质量安全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