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煜  张乘风  余继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124-5125,5148
探讨了日本枯山水庭园空间中所融入的参禅易宗思想的景观设计,认为洗练精简的景观符号语汇将抽象化的表象性景观符号以一种静态视觉化的传达方式转换成心性领悟的动态化幽玄枯寂之境.纵览了景观符号特征的深入变革与发展,进而深究了规划思维意识形态的审美认知感受,并由此探究日本枯山水景观意指表现性隐喻符号的景观规划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2.
考察不同溶剂、物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酸值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两种酸酐合成的最佳工艺分别为:①桐油:顺丁稀二酸酐=20:5.5 ,反应时间90min,反应温度115℃,不加溶剂;②桐酸:顺丁稀二酸酐=10:2.6,反应时间90min,反应温度140℃,不加溶剂.用红外光谱比较两者的结构.用不同酸值的两种酸酐固化环氧树脂,测试胶化时间,结果为酸值越大,胶化时间越短;游离酸值越小,胶化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3.
对明清苏作家具木雕装饰面积比例与木雕饰面繁简程度视觉心理感受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将明清苏作木雕家具按照明式和清式分组,基于AutoCAD展开木雕装饰面积测量,并计算饰面比例,通过SPSS软件将样本随机分成7组,结合语意差别量表法分析主观评价与木雕饰面比例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明清苏作家具木雕装饰繁简程度的主观感知受木雕饰面比例显著性正影响;不同职业分组群体中,学生组、导购组、消费者组、设计师组、专家组测试者,对明清苏作木雕家具装饰繁简程度的感知受木雕饰面比显著性正影响,技师组呈正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余继宏  邓素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25-8525,8596
研究了绿原酸的稳定性并进行了沉降试验,结果表明,绿原酸在温度小于60℃保持4 h以下及酸性、室内闭光的条件下比较稳定,而在碱性、强光照射下不稳定;同时,沉降剂(cjh∶cjj=1∶3)使用不利于杜仲叶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提取,造成绿原酸1%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天仙果果胶提取条件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仙果果实为原料采取盐酸溶液萃取、酒精沉析制取果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7~90℃、pH 0.5~1.0、萃取时间2h、料液比1∶20。研究了亚硫酸氢钠对天仙果果胶得率的影响;用咔唑比色法对其含量进行了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6.
基于系统论的家具细部与整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家具设计同质化的现象分析入手,提出重视家具细部是提升家具创新设计水平及提升家具形象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对家具设计中的家具细部概念及细部功能做了较为详尽的解析,同时借助系统论的观点,辨证地分析了家具设计中细部与整体形态的相互关系,为家具企业的产品创新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壤种子库中Mn超量积累植物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量积累植物的筛选是植物修复技术应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以土壤种子库作为筛选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在Mn矿渣土壤上生长出的植物中的Mn的含量。结果表明,有13种植物能够在富含Mn的矿渣土壤上生长。马唐、求米草对Mn具有抗性;碎米荠能超量积累重金属Mn;樟树种子能够萌发并很好地生长,其中半夏的转运系数最高,具有能重新利用重金属Mn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超量积累植物的筛选是植物修复技术应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以土壤种子库作为筛选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在Mn矿渣土壤上生长出的植物中的Mn的含量。结果表明,有13种植物能够在富含Mn的矿渣土壤上生长。马唐、求米草对Mn具有抗性;碎米荠能超量积累重金属Mn;樟树种子能够萌发并很好地生长,其中半夏的转运系数最高,具有能重新利用重金属Mn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软体家具为研究对象,通过主观调查和温湿度试验相结合评价不同海绵厚度对软体家具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体局部温湿度和温湿感随海绵厚度的改变而改变;温度感大于湿度感对总体舒适感的影响;腰部、背部和臀部的温度感及臀部湿度感对人体总体热舒适性有较大影响;热舒适性正常的海绵厚度阈≤5 cm。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从实践操作角度,围绕雕刻技法和雕刻工具阐述明清苏作家具木雕传统手工技艺特色,旨在基于苏作家具木雕现有传承方式和生产现状,为苏作家具木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保护和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