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林业   1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成立于1982年10月,1983年6月首次在青海省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对斑头雁(Anser indicus)和渔鸥(Larus ichthyaetus)进行环志放飞试验。1996年以前年环志数量在5~6千只,1997年环志数量超过1万只,1998年环志数量达2.9万只,1999年环志数量首次突破5万只。截止1999年底中国大陆累计环志鸟类390种19.7万余只(图1)。  相似文献   
2.
1997~1998年间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承担国家林业局下达的黑嘴鸥专项调查。北起辽宁省,向南到达海南省,分别调查冬季和夏季的黑嘴鸥数量、分布及栖息地状况。“江苏盐城沿海地区繁殖季节几种水鸟的数量及分布研究(1)”主要讨论黑嘴鸥的数量和分布,本文主要讨论黑嘴鸥调查区内其它几种繁殖水鸟的数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类型保护区,已经列入国际性重要湿地和东亚鹤类地点保护网络。保护区范围内不仅有大量黑嘴鸥(Larussaundersi)繁殖,还有普通燕鸥(Sternahirundo)、白额燕鸥(S.albifron…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我国河狸的洞、巢、洞巢结合体、拦水坝、运河、食物堆,认为这些建筑物与欧美河狸的建筑物相同;其中运河、禽物堆、拦水坝是初次报道。具体分析了洞、巢、洞巢结合体处的小生境特点;分析了筑拦水坝年份的气象,水文特点;在保护河狸食物资源、水域环境方面,认为目前农牧业截留水量过大,已危及河狸的生存,应及时调整;建议在水浅流急河段人工修建拦水坝,以改善河狸栖息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青海湖非越冬水鸟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4-9月,在不同的迁徙阶段首次在青海湖15个重要的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对水鸟的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72种,隶属于7目14科.此外发现16种新记录.青海湖水鸟春季迁徙高峰期在4月下旬.不同生境水鸟的多样性也不同,砂石海滩如鸬鹚岛和二郎剑的水鸟多样性在各季节都较低,可能是由于砂石生境中食物较少的缘故.  相似文献   
5.
江苏盐城黑嘴鸥繁殖期不同阶段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 2 0 0 2年夏季对江苏盐城黑嘴鸥繁殖期不同阶段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繁殖前期黑嘴鸥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其出现频率依次为 :取食 39 36 % ,休整 37 95 % ,运动 9 4 8% ,警戒 8 30 % ,饮水 5 0 3% ;繁殖后期黑嘴鸥成鸟的各种行为不具明显的规律性 ,其出现的频率依次为取食 4 2 5 3% ,休整 1 4 2 1 % ,运动 1 7 6 5 % ,警戒 1 4 5 2 % ,饮水 1 0 93%。繁殖后期运动和警戒行为所花费的时间比繁殖前期显著增加 (P <0 0 0 1 ) ,休整行为显著减少 (P <0 0 0 1 ) ,导致这种差异性主要是取食地点的变化和后期的育雏行为。黑嘴鸥雌雄抱孵时间比为 1 2 4∶1。抱孵时间随孵化天数的增加而相应延长 ,一次抱孵时间最长可达到 2 0 1min。  相似文献   
6.
江苏盐城沿海地区繁殖季节几种水鸟的数量及分布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8年6月,江苏盐城沿海地区黑嘴鸥(Larus saundersi)平均巢密度为1.06只/hm^2(XD=0.82,n=10),有卵巢密度为0.71只/hm^2(XD=0.71,n=10)。巢区上空黑嘴鸥成鸟数量与样带内巢密度及有卵巢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989和0.978),虽然黑嘴鸥营群巢繁殖,但在集中繁殖区内,黑嘴鸥巢向均匀分布方向偏离随机分布(R=1.101)。根据黑嘴鸥集中繁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变化对繁殖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和白枕鹤(G.vipio)的影响,2007和2008年夏季我们对该区域展开了全面地面调查;同时,通过解译1986、1995、2000和2005年4个不同年份的卫星影像,获取了沼泽湿地变化信息。对比1984和2008年两次全面调查结果,发现:1)丹顶鹤的数量基本稳定,维持在300只左右;而白枕鹤的数量呈现显著增加;2)两个年份中,丹顶鹤巢窝估计大抵相当,但两种鹤近90%的巢址均分布在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3)两种鹤类逐渐集中于3个分布区:抚远三角洲、挠力河和七星河中游,以及兴凯湖湿地;而不是以前的6个分布区。1986–2005年的20年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减少了45%。在不同经济和政策的驱动下,湿地丧失的直接原因是人类活动,将湿地逐渐转变为水田和旱地。嘟噜河和阿布沁河的鹤类消失,主要原因就是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沼泽湿地的破碎化和斑块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适宜鹤类繁殖的栖息地势必越来越少。1984–1995年间,丹顶鹤的数量呈现急剧下降;到2008年,数量基本得以恢复。这种变化主要归功于2000年以后,三江平原自然保护区体系的完善。其次,保护区的土地权属对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三江、洪河、挠力河和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拥有整个三江平原80%的鹤类种群。遗憾的是,在一些省级和市级保护区境内,本次调查期间,未发现有鹤类营巢繁殖。这可能与比较高的人为活动干扰有关。最后,就自然保护区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卫星跟踪青海湖繁殖地渔鸥的迁徙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下旬至2007年7月底,共有4只佩带卫星信号发射器(PTT)的渔鸥完成秋季和春季迁徙并返回青海湖.ARGOS公司提供的信息表明,渔鸥最早离开青海湖繁殖地的时间是8月2日,最晚在8月14日.离开青海湖后没有直接飞往越冬地,而是在青海湖周围游荡或逗留.游荡或逗留地点距离青海湖最近约200 km,最远约1 300 km,逗留时间长达80余天.4只渔鸥的越冬地点都在孟加拉湾,与青海湖间的直线距离约2 100 km.最早到达越冬地的日期是11月3日,最迟12月3日,历时81~116 d.渔鸥在孟加拉湾的居留时间长达4个月(118~149d).最早离开的日期是3月1日,最迟3月30日.最早返回青海湖的日期是3月23日,最迟4月17日.除1只以外,其他3只渔鸥的春、秋2季迁徙路线很不相同.春季迁徙历时最短只用6 d,另外3只分别历时15、18和32 d.历时32 d的渔鸥先到宁夏逗留20 d,然后再返回青海湖.结合分析春、秋2季的迁徙路线,分别确定了不同迁徙季节的主要停歇地点.  相似文献   
9.
《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The Convention on the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s,又称“波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全球专门为保护和管理迁徙物种而建立的政府间国际公约。《公约》要求成员国严格保护附录Ⅰ的物种,并通过签定各类“协议”或“谅解备忘录”保护附录Ⅱ的物种。  相似文献   
10.
◆有益于迁徙物种的保护关于附录Ⅰ物种:在集中关注附录Ⅰ濒危物种的保护需要方面,《公约》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其中许多种类,由于其影响范围或分类区域的局限性,其它一些全球性野生动物公约没有充分涉及。关于附录Ⅱ物种:由于可适应不同的分类种群和地区变种而设计协议(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