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华北落叶松耐寒、耐干旱、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生长发育良好。其生态表现很适应塞罕坝等坝上地区的气候和立地条件。多年来落叶松是塞罕坝造林的主要树种。根据塞罕坝多年培育落叶松的实践经验,要想育出高质量的落叶松。必须抓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通过对保护区内的唇形科(Labiatae)植物资源种类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唇形科植物中有药用植物50种,染料植物33种,香料植物25种,观赏植物20种,饲料植物12种,油料植物9种,茶用植物6种,食用植物5种,蜜源植物5种,有毒植物3种。依据目前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内唇形科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原则,提出了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塞罕坝分布的蕨类植物进行了初步调查,统计出塞罕坝分布有蕨类植物5种,隶属于3科3属。  相似文献   
4.
油茶林地夏季高温干旱,土壤板结,生草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为了探讨生草对油茶林地土壤特征的影响情况,选择人工种植的百喜草和自然生长的马唐草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草种生草区生草根际和油茶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p H值的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1)生草区根际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也高于非根际土壤;(2)土壤养分含量,根际区土壤有机质、有效P、有效K、有效N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区(P0.05),根际区全N、全P、全K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区,但其含量差异不显著,p H值的变化也不明显;(3)有机质、全N、有效N、有效P含量与脲酶、蔗糖酶活性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有效K含量与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有效P含量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细菌、真菌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与细菌和放线菌间均呈正相关,蔗糖酶与细菌间呈正相关;(4)生草对土壤养分、有机质均有较大的积累和转化作用,土壤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根际区非根际区;从土壤肥力的综合水平来看,百喜草马唐草对照,百喜草可以作为油茶林地生草草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NaCl胁迫下2个桑树品种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以‘物45’和‘铁把’的2a生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NaCl浓度处理(0、0.2%、0.3%、0.4%),研究不同浓度处理下3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随胁迫时间而呈现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NaCl胁迫导致2个桑树品种体内的脯氨酸大量积累。在0.2%、0.3%NaCl处理下,2个品种的脯氨酸含量在胁迫21d时达到峰值,分别比同期对照显著增加了111.742%、146.407%和117.185%、194.443%,之后开始下降;而‘铁把’在0.4%处理下,其脯氨酸含量一直升高,至28d达到最大值时高于对照117.262%。(2)在各浓度NaCl处理下,2个品种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7~21d均保持较高的水平,胁迫到28d时显著下降,与胁迫初期(7d)相比,‘物45’在0.3%NaCl处理下降低最多,为81.73%;‘铁把’在0.4%NaCl处理下降低最多,为106.41%。(3)2个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浓度NaCl处理下均持续降低,到胁迫28d时与胁迫初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并在2%的NaCl处理时降低最多,分别比胁迫初期(7d)降低了82.796%、107.738%。以上结果表明,NaCl胁迫可导致2个桑树品种叶片中的脯氨酸大量积累,胁迫时间越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越显著。  相似文献   
6.
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游憩林类型与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多尺度、多因素植被类型分类法探讨了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游憩林资源的类型划分,通过典型风景游憩林林分样地调查、季相景观照片的获取、解析与视觉设计,对不同类型风景游憩林林分及景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游憩林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可从林分和景观两个尺度进行分类。(2)森林公园不同类型风景游憩林林分,其林相及林内景观特征各异。(3)塞罕坝森林公园处于森林和草原、山丘与高原的交接带,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景观类型丰富多样。(4)建议保护天然次生林景观,同时通过栽植乡土阔叶树种,合理营造针阔混交色彩层次丰富的风景游憩林。(5)对于大尺度的森林景观的人工采伐痕迹,应从视域角度予以调整,通过调节视域范围,适当遮挡屏蔽不良景观、展现优美景观。  相似文献   
7.
间伐对人工林木材质量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林场间伐与未间伐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测定,分析了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出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能够提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木材规格,增加出材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NaCl胁迫下2个桑树品种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以‘物45’和‘铁把’的2a生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NaCl浓度处理(0、0.2%、0.3%、0.4%),研究不同浓度处理下3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随胁迫时间而呈现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NaCl胁迫导致2个桑树品种体内的脯氨酸大量积累。在0.2%、0.3%NaCl处理下,2个品种的脯氨酸含量在胁迫21d时达到峰值,分别比同期对照显著增加了111.742%、146.407%和117.185%、194.443%,之后开始下降;而‘铁把’在0.4%处理下,其脯氨酸含量一直升高,至28d达到最大值时高于对照117.262%。(2)在各浓度NaCl处理下,2个品种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7~21d均保持较高的水平,胁迫到28d时显著下降,与胁迫初期(7d)相比,‘物45’在0.3%NaCl处理下降低最多,为81.73%;‘铁把’在0.4%NaCl处理下降低最多,为106.41%。(3)2个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浓度NaCl处理下均持续降低,到胁迫28d时与胁迫初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并在2%的NaCl处理时降低最多,分别比胁迫初期(7d)降低了82.796%、107.738%。以上结果表明,NaCl胁迫可导致2个桑树品种叶片中的脯氨酸大量积累,胁迫时间越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越显著。  相似文献   
9.
傅聿青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3):21-23,149
为了掌握更多的河北省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状况,实现对该科植物的可持续利用,该文通过在网络、书籍中获取信息,进行资料整理,对牻牛儿苗科的资源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牻牛儿苗科野生植物共3属,16种,有1变种。药用、观赏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药用植物10种,观赏植物6种。经过对河北省牻牛儿苗科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为人类对该科植物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对想要更深入了解、开发更多用途的人们提供便利,并根据野生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