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化记载了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和衍变过程,在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文化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内容之一,在茶文化与英国文学作品相融合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在英国这个相对传统的国度,茶文化所展示的文化魅力和对时尚生活的追求。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对于茶文化有较多的描述,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英国茶文化的饮茶礼仪,也在英国的下午茶文化中看到英国的绅士风度,从英国文学作品中对茶文化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茶的热爱。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特征的分析,提出规避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对策及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相同环境中不同树种采取的水分适应策略多样性,为适地适树造林提供参考.[方法]在山东省高唐地区选取分别在根系分布深度、材性和生长速度方面有着较大差异的4个典型适生树种,元宝枫、紫叶李、毛白杨和刺槐.比较了4个树种叶片的水力学特性和等水评价,其中水力学特性包括栓塞脆弱性参数,压力?容积(PV)曲线参数,水力结构...  相似文献   
4.
基于植物分割理论的毛白杨干旱落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毛白杨是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优秀的造林树种,而华北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胁迫最严重的区域,季节性、偶发性严重干旱时有发生。毛白杨在干旱季节会出现少许落叶甚至全部落叶的情况,能有效的减少水分蒸发保存核心器官水分,复水后重新展叶度过干旱。本研究以毛白杨品种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为植物材料,基于植物分割学说从植物器官的水力分割和脆弱性分割的水分关系上分析干旱季节落叶的原因。  方法  对毛白杨两个品种的茎干、叶柄、叶片的水力性状、功能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  (1)两者的脆弱性曲线Ψ50值的排序为叶 > 茎干 > 叶柄,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植物分割学说,叶片比茎干更脆弱。(2)比叶质量和茎干木材密度都是碳储量指标,比叶质量和叶片寿命有关,木材密度与植物的抗空穴化和栓塞修复能力有关。和树木的一般数值比较,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的比叶质量较低,表明叶片寿命较短;木材密度一般,说明茎干的抗空穴化能力一般。  结论  毛白杨水力和脆弱性数据基本符合植物分割学说,说明可以在其保持茎干水分下落叶。叶片比较低的寿命和茎干较弱的抗空穴化和栓塞修复能力,也需要落叶来应对严重干旱逆境。揭示了毛白杨既能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快速生长,又能在偶发的比较极端的干旱条件下通过落叶来保持生存的水力学原因。当然干旱落叶复生还可能涉及其体内特殊的生理生化机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有序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两者密不可分.基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二者的内在关系,对公司治理结构下构建有效内部控制体系思路进行探讨,旨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冉苒 《福建茶叶》2016,(10):359-360
众所周知,茶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经济作物,并逐渐形成了以茶为载体的茶文化。并且我国将茶文化传入到不同的国家,其中不仅包括日本与韩国等东方国家,还包括诸多西方国家。在中国茶文化传入西方国家的过程中,中国的茶文化与西方文化产生了系列碰撞,最终形成了一种具备西方文化特色的茶文化。因此,本篇将以英国与美国的茶文化为探究西方茶文化的主要代表进行探讨,找出我国茶文化与英美茶文化间的区别,并为我国茶文化在更广范围内的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