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文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是我国北方生态建设的重要树种,为准确认识樟子松林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在樟子松天然分布区以樟子松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龄和不同起源林分土壤特性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林龄的增加,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在不断改善,中龄林(Ⅰ)和近熟林(Ⅱ)在土层0~40 cm存在显著差异,成熟林(Ⅲ)对土壤的影响深度可达80 cm。高密度人工林(Ⅰ)与天然林(Ⅳ)相比,10~60 cm土层差异显著,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变化幅度分别为7.6%、10.6%、13.8%、9.6%。低密度人工林(Ⅲ)与天然林(Ⅴ)在10~40 cm土层差异显著,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幅度分别为2.2%、8.2%、9.9%、5.6%。通过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人工林持水能力和蓄水能力明显高于天然林,Ⅰ与Ⅳ相比,最大持水量增加了2.3%,毛管持水量增加了1.9%,田间持水量增加了15.4%,蓄水量增加了0.8%;Ⅲ与Ⅴ相比,最大持水量增加了10.7%,毛管持水量增加了10.3%,田间持水量增加了12.7%,蓄水量增加了5.4%。说明樟子松人工林通过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可增强林地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2.
金银花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丽红 《农村科技》2005,(11):45-46
金银花又叫二花、双花、银花、忍冬花,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喜通风透光、温暖干燥的环境,可抗-30℃低温,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是国家确定的名贵药材之一。新和县自2003年引种金银花以来,经过2年多的摸索,积累了一定的栽培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柑橘皮精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充分利用柑橘果皮渣。[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柑橘皮精油进行萃取分离试验,考察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CO2流量等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乙醇作为夹带剂进行了试验。[结果]最优工艺组合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萃取时间150min,CO2流量23L/h。加乙醇作夹带剂的提取率比所查资料的捷取率高,提取率为10.164%。[结论]在现有设备条件下,该工艺组合的得率是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4.
①播前灌水复播玉米茬地种植冬小麦,抢在玉米收获前15-20天进行茬地灌溉,灌水量80~100米3/667米^2,集中人力、机力,突击抢收。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新和县以红枣、核桃为主的林果业的迅速发展,种植林果已成为新和县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但随着已成型果园树冠的不断增大,部分林间空地已不适宜继续种植棉花、小麦、复播玉米等作物。为有效利用果园水土资源,筛选适合果园中生长的作物种类,新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自2012年开始,开展林下经济作物套种试验。现结合试验结果,对新和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以下建议:一、林下经济作物筛选遵循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发展,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与林业深度融合创新,提高了林业精准决策能力,提升了智慧林业发展水平。文章分析大数据在呼伦贝尔地方林业中的运用概况,对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岀解决措施,确保呼伦贝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地方林业智慧化生态服务功能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实行分级审批发放制度,具体包括四类: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种子经营许可证。由种子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从事种子进出口业务公司的种子经营许可证和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以上的公司,向农业农村部申请种子经营许可证,由种子经营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农业农村部核发;其他农作  相似文献   
8.
新疆棉田生态系统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亚群落结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新疆南疆绿洲农田生态系统中,在11种主要作物(植物)上发现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7目16科约31种。通过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调查平均数的比较,苜蓿在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种类和数量上占有较大优势;系统聚类分析证明马铃薯与棉花相似距离最近,其次为小麦和苜蓿与棉花的相似距离较近。研究结果显示,选用苜蓿作为棉花的间作或邻作作物,对调整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并利用其进行害虫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