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灭幼脲Ⅲ号(简称“灭Ⅲ”,下同)是我国1984年始进入批量生产的新农药,具有特异杀虫功能。其杀虫方式主要是抑制昆虫体壁几丁质的合成,干扰发育进程,阻止正常蜕皮最终死亡。其特点是有选择性,对咬食植物的昆虫特别是鳞翅目幼虫有很强的杀除力,用量较绝大多数常规农药少,对高等动物以及环境十分安全。国内近年应用“灭Ⅲ”对油松毛虫、赤松毛虫,美国白蛾、  相似文献   
3.
前言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ara Yang.)是贵州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树上主要害虫之一,取食叶、嫩枝及花萼,除乌桕外还为害22种经济、用材树种。该虫在贵州乌桕产区连年成灾,面积达数十万亩,使乌桕籽减产15~20%;出油率下降8~15%;仅务川县1987年该虫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4.
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ora Yang)俗称合辣子、乌桕毛虫,属鳞翅目,带蛾科。由北京农业大学杨集昆教授定名为一新种。主要危害乌桕、泡桐、杨树等13种经济和用材树种,是贵州乌桕产区最严重的害虫,年发生面积约100多万亩。不但造成乌桕籽大幅度减产,而且降低乌桕籽出油率近10%,给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现有害虫的防治中,化学防治是应用最广、见效最快的防治手段,在害虫猖獗时,具有歼灭性的效果,因此,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化学防治仍将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对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ra Yang.)的防治,不少地方及农民主要采取机械防治、营林技术措施和某些高  相似文献   
6.
贵州乌桕害虫和天敌昆虫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名录中大部分条目系1986~1989年间在以正安县为主的乌桕产地陆续采集标本经专家鉴定而成,并收编了少量贵州乌桕的昆虫名录。计9目34科68种。乌桕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种类甚多,因时间水平有限,所集远远不足,望今后能予增补。承杨集昆、史永善、王金言、陈守坚、黄大卫、王淑芳诸先生协助鉴定标本,谨此致谢。  相似文献   
7.
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ora Yang)属鳞翅目带蛾科,是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树上重要的害虫,还为害22种重要的经济林和用材林。幼虫取食叶片、嫩枝及花萼。该虫在贵州常年成灾,受害面积达30多万亩,可使乌桕籽减产20%,出油率下降8%—15%。为开展防治技术研究,我们于1986—1988年在正安县、遵义县对其生物生态学作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俗称棬子,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十七个省区,也是贵州四大经济林木之一。自七十年代中期,我省乌桕长期遭受乌桕金带蛾的严重危害,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数百万元,极大地影响了乌桕生产,大量林木被砍伐、烧毁,群众及各地生产部门反映强烈,迫切希望控制虫灾。过去对该虫的防治主要是树冠喷雾;农民则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ora Yang.)越冬蛹的数量变化、分布规律以及越冬死亡率等,对翌年虫害的发生、危害、测报估计及采取何种防治措施和对防治效果的验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课题组从1987~1988年在正安、务川进行了定点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