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翁牛特旗广德公乡郝家窝铺村农民康富,从1981年开始承包350亩荒山、荒沟,搞小流域治理,治山闸沟,植树种草,已得收益,在贫困山区开始走上了致富道路。1981年全家人均收入达到676元,成了当地拔尖的富裕户。康富所在的郝家窝铺村,过去是个山多沟多、干旱缺水的穷山村。1981年,旗里决定在这里开展小流域治理,以改变这里的贫穷落后面貌。康富看准了开发建设荒山这条路,积极申请承包治理小流域,经批准当年承包了306亩荒山。1983年又承包了一条面积为44亩的荒沟。四年来,他带领全家六口人(全是  相似文献   
2.
翁牛特旗新苏莫苏木草原站从1975年建站以来,承担了我国北方草原风沙干旱综合治理试验项目,1981年被列入中国北方草原与畜牧业发展试验项目重点单位。这个草原站建站十年来,把4.4万亩沙化退化的草场建设成林茂草丰、牛羊肥壮的牧业生产基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十年来国家为草原站投资总额为175.09万元,现在仅林业产值就达400万元,此外每年产草、育肥牛、产羊毛及育苗等项收入可达13.5万元。他们的主要建设措施是: ——兴修水利。建站前这里草场土壤瘠薄,植被稀疏。土壤结构为松散沙土,其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