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8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析我国花卉育种途径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我国近年来花卉杂交育种、辐射诱变育种、现代生物育种以及航天育种等育种途径发展及取得的成绩,以期为花卉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该文采用MooreI指标、Uoyd m*/m指标、Ca指标、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中的K等指标进行聚集度检验。成虫趋于聚集分布;用m*-m回归分析法、Troylar幂法则和C*-m幂法则模型检验进一步证实聚集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湿度和基质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的影响,在环境湿度为95%、85%、75%时,以纸床和蛭石为基质,观察樟子松种子发芽状况。结果表明:在蛭石和纸床(脱脂纱布)发芽过程中,发芽势和发芽率随着湿度降低而下降,2种基质的发芽势在95%和85%湿度时与75%湿度相比较差异显著,不同湿度间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湿度环境下,蛭石基质发芽势和发芽率均高于纸床发芽势和发芽率,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蛭石基质在环境空气湿度95%和85%时更利于樟子松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4.
该文就园林植物在配置过程中遵循的统一与变化、协调与对比、对称与平衡以及韵律等美学原理进行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5.
李杏品种花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怀军  张元慧  刘从霞  赵阿曼  宋小双  赵玉辉 《河北林业科技》2001,(6):《河北林业科技》-2001年6期-1-4.17页-《河北林业科技》-2001年6期-1-4.17页
杏树的骆驼黄杏、串枝红杏、沙金红杏和车头杏 ,李树的大石早生李和盖县大李的花型调查表明 :李、杏各品种都存在 4种枝型、4种花型。经方差分析得出 ,杏树串枝红杏、车头杏有效花比率高 ,骆驼黄杏、沙金红杏有效花比率低。有效花比率是影响座果率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杏树各品种、各枝型的各种花型比率存在显著差异。试验表明骆驼黄杏有效花比率低 ,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 ,还与气候、环境条件、中间砧等因素有关。盖县大李有效花比率明显高于大石早生李。毛樱桃砧木大石早生李的有效花比率高于山杏砧木的大石早生李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美化面积不断扩展,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配置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引用外来树种或跨地区栽种现象,盲目引进外地树种,乃至国外树种,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很大负担,对物种生态平衡也造成一定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5种李属彩叶树木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引种彩叶树木抗寒适应性,以离体休眠枝条为试材,进行冷冻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过程中,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出现两个明显高峰,树种之间差异不明显。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温度降低前期呈上升趋势,达到临界温度后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变化,拟合Logistic方程得出5个树种半致死温度(LT50)。结合LT50和以上抗寒性指标,表明5种彩叶树木抗寒性由高到低顺序为红叶李>紫叶矮樱>黑杆樱李>美人梅>紫叶李。  相似文献   
8.
以紫叶李1a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测定在低温胁迫下细胞内源激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变化。结果表明:ABA含量、I从含量在-10~-15℃之间迅速增加,之后随着温度降低呈下降趋势;随处理温度降低,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双峰曲线变化,在-15、-30℃达到高峰,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温度前期逐渐升高,在-30℃达到最大值,之后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上升,结合Logistic方程拟合紫叶李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为-20.17℃。以上结果表明在细胞膜受到伤害之前,植物体内各种保护系统已经启动,提高了组织抗寒性。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紫叶李休眠枝条、芽为试材,进行低温胁迫,对其抗寒生理进行研究。通过电解质渗出率与logisitic方程拟合,得出不同器官半致死温度LT_(50),休眠芽为-11.26℃、枝条为-21.04℃。低温胁迫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低温胁迫前期增加,达到一定低温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一、繁殖栽培 常夏石竹常采用分株法繁殖,也可用播种和扦插法。分株繁殖多在4月进行,将大墩劈分成小墩,每一小墩必须带毛细根。露地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芽适温为20%。26℃。育苗地要选择排水好、不积水的地块,土壤以沙质土或半沙质土为佳。亩施过磷酸钙50kg,复合肥15kg,深翻、整平、耙细,畦面宽度要便于播种和出苗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