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森林康养基地概念入手,提出福建省建设森林康养基地的森林质量、主要森林康养服务设施、康养基地基础设施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技术,结合制订《福建省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评价技术规程》,开展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技术评价体系研究,为福建下一步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做一些技术储备和必要的技术探索。  相似文献   
2.
刘友多 《防护林科技》2012,(6):78-81,84
分析了福建省林地资源的基本现状与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林地保护等级划分的原则要求,结合全省林地的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林地生产力及商品林经济重要性等指标,对林地进行系统评价定级,将林地保护等级划定为4个等级保护;依据林地上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林业产业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区域间差异性和区域内的一致性,将全省林地划分为4个功能区,探讨提高各自保护利用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生态林保护工程建设规划是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采伐天然林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建设生态林工程的基础性工作。文章就我省生态林规划过程中所涉及的生态林与我省生态林保护工程、生态竹林划分、生态林比重、生态林补偿、生态林保护与阔叶林保护、生态林保护与天然林保护等问题提出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古田县鸡吉石播区飞播造林两种不同飞播作业方式的比较,分析其对飞播质量的影响,得出固定地标导航重复撒播作业法为更适合我省实际的飞播施工作业方法。  相似文献   
5.
福建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调查,结合本省森林旅游资源实际,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对森林旅游资源进行质量评价,为全省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是福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林业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治理机制、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阶段,科学编制和实施"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客观分析福建省林业面临的发展环境,着重阐述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和思路形成,重点研究林业发展布局及建设重点,可为林业专项或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是我国南方物种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生物多样性明显,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绿色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景观资源类型丰富,分布广泛。通过对福建省森林旅游区调查、规划、设计和工作经验的总结,结合制订《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开展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技术研究,为全省范围内各类型森林旅游区(点)的森林旅游资源普查、规划设计调查、森林旅游资源管理调查和开发利用调查做一些必要的技术探索。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林业发展区划三级分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林业发展区划三级分区的生态区位、森林生产力、地貌地形、气候特征、社会经济、林地环境等主要因子的调查,分析影响全省林地生产力布局的主导因子,对所采集的主导因子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应用系统聚类和有序样本聚类2种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和对比,以此划分福建省林业发展区划三级区,提出各三级区林业发展功能定位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福建华安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评定及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华安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调查基础上 ,分析风景资源特点 ,按照《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GB/T 180 0 5 1999)的标准进行质量等级评定 ,从而提出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森林生态区位重要性功能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影响福建省森林生态区位重要性的主要因子,划分全省森林生态区位重要性等级,分析森林生态区位重要性功能定位与生态公益林界定的区别与联系,从林业角度提出福建省生态安全建设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