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通过选取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1996年、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统计年鉴与土地资源数据,并以5年为单位,利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1996—2016年间长株潭城市群人均生态足迹,研究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2016年长株潭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047 4 hm^2,人均生态容量为0.810 5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236 9 hm^2;1996—2016年长株潭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年平均增长率为2.20%,人均生态赤字呈现先快后慢的增长趋势。基于此,以建设长株潭国家森林城市群为契机,提出提升生态绿心森林资源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低碳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引导科学消费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浅谈公益林效益计量方法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计量探讨,进而从四个方面提出对湖南生态公益林的效益补偿,使生态公益林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1997、2007、2017年长株潭3市土地利用矢量数据、Landsant卫星影像数据以及湖南省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收集,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覆盖度和差值植被指数(DVI)等三个参数的计算和统计结果来揭示长株潭城市群1997—2017年的森林植被生长状况变化、植被覆盖度变化以及植被主导发展趋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7—2007年间,长株潭城市群的植被生长状态下降,植被覆盖度降低,植被主导表现为退化趋势。2008—2017年间,该区域的植被生长状态回升并超过上一时段,植被覆盖度升高,植被主导表现为明显的改善趋势。基于此,以建设长株潭国家森林城市群为契机,本文提出了优先保护现有森林资源,重点建设城区绿化,加强城市绿线和生态红线保护,平衡保护与发展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益阳市土地利用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探索其景观破碎化程度,利用益阳市2013年二类资源调查小班数据,运用增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和改进型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评价研究区域的景观稳定性。结果表明:益阳市适宜景观粒度为240m,景观适宜分析幅度为4080m。益阳市2013年景观稳定性区域差异显著,北部和西部土地利用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较轻,景观稳定性较高;南部景观稳定性较差;中部是益阳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心,斑块破碎化程度严重,景观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对森林资源林木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桃源洞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与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桃源洞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阐述了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对其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