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电脑前,点击鼠标卖木耳;手机上,刷微信卖香菇。今年以来,康县农特产品销售数量猛增,木耳、香菇、核桃、茶叶、天麻等物美价廉的土特产品成为城里人新春主打年货,日均销量60余单。康县“宝贝儿乡品屋”日均销售黑木耳超过100斤;康县手工挂面,也随着央视《乡村大世界》的热播,订单与日俱增。电子商务让藏匿于深山的土特产品走向城市,开辟了销售新领域,促使康县2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15家快递物流业主实现转型升级。“顺应时代大潮,让康县农产品‘飞’起来,‘飞’向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一年前,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的奋斗目标掷地有声。实践证明,电商营销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库  相似文献   
2.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明显的立体气候,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康县确立了建设“绿色康县、生态康县”的战略目标,把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进程。康县先后荣获全国经济林建设基地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名优特经济林一核桃之乡、  相似文献   
3.
“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这是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品牌协会授予康县的殊荣。“山峦青翠、河流清澈、空气清新、人居环境优美。”这是康县的获奖评语。每逢节假日,康县生态文明新农村里就游人不断,这是对康县环境的又一种评价;陇南市委也曾发文号召全市学习康县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并把它作为一个标杆在全市树立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核桃是康县有名的特产,曾赢得“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康县坚持走“小核桃,大产业”发展之路,把生态保护与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兼顾,将核桃树综合管理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4万亩,产业覆盖全县21个乡镇350个村,户均拥有核桃树200株,人均57株.核桃产量1760万公斤,产值2.64亿元.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果树产业不断得到优化,在小浆果生产中,草莓占有重要地位。栽培范围广、栽培面积大、经济效益高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项目。但栽培模式多年的固定化也抑制了草莓产业的发展进度。  相似文献   
6.
核桃是康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受益人口多,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全县核桃栽培面积现已达到54.28万亩,基本实现了适宜区全覆盖,农民人均占有核桃树达到57株,核桃产量超过615万公斤,产值1.08亿元,有中国核桃之乡称誉。然而,近年来,受自然灾害和管理粗放影响,核桃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悬殊较大。  相似文献   
7.
各地动态     
甘肃省造林绿化获多项表彰3月27日,全国造林绿化表彰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造林绿化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隆重表彰了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造林绿化工作。表彰会上,甘肃省一批单位、个人受到表彰。张掖市人民政府、成县人民政府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正>雄性不育系制种是目前国内外很少采用的方法,它要求雄性不育系具有100%不育株率的稳定系统。同时在空间上有一定的隔离区。在有效的面积内父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