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大别山油茶选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安徽省大别山地区气候多变,油茶品种复杂,油茶产量高低不一,从而导致油茶的经济效益低下.为了提高该地区油茶产量,从油茶实生林分收集和筛选具有高产、抗病虫、抗寒、早花避寒等优良性状的油茶优异新种质,为安徽省大别山地区提供适栽的具有早花、抗寒能力的油茶苗木,推动北缘地区油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太湖县最大最长的河名叫长河 ,称为太湖县的“母亲河”。长河是长江的二级支流。太湖县的生态环境建设任务主要在长河流域 ,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又是太湖县国家长江防护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湖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地区 ,因而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一方面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 ,若位子摆得不当 ,矛盾处理不好 ,也会出现经济与环境逆向发展。这是新世纪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1 太湖县生态环境建设的特点1 1 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起主要作用太湖县有山场 12 3万hm2 ,在总面积 2 0 3万hm…  相似文献   
3.
农丹腐植酸活性液肥是由黑龙江省宝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它是以腐植酸为主要成分,配以N、P、K、Ca、Mg、S、Fe、Mn、Cu、Zn、Mo、B等多种微量元素,采用德国先进的酶促矿化技术精制而成(腐植酸≥40g/L、N P2O5 K2O≥200g/L、微量元素≥10g/L).喷施后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体内酶的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活力,加速降低土壤和产品中有毒物质残留量,改善土壤,促进作物早熟,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黑龙江省军川农场通过2006、2007年的试验与大面积示范,效果显著稳定.  相似文献   
4.
徽州区油茶快繁基地以国家林业局推广的GLR长油1—18、江西—27和徽油74—18、74—21优良无性系为良种穗条,采用芽苗砧嫁接技术,快速繁育油茶优良无性系嫁接苗,解决了油茶育苗成活低的问题,为山区群众快速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已知为害水稻的害虫约有860种,我国大约有385种,分为9目66科。其中发生普遍、危害较为严重的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局部危害严重的有:稻瘿蚊、稻蝗。  相似文献   
6.
油茶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来源,伴随着粮油危机的凸显,油茶产业开始被空前关注。温家宝总理曾指出:要大力发展油茶,作为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安徽省安庆市是重点油茶产区之一,全市现有油茶林面积近30万亩。为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必须有较为完善的经营体制,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保障其有序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粒形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艺性状,受多个数量性状位点(QTLs)控制。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 快速发展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目前已经定位400 多个与水稻粒形相关的QTLs,并已克隆了一些水稻粒形控制 基因。综述了水稻粒形的影响因素以及重要的粒形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北缘抗寒油茶选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扩大油茶栽培面积,提高安徽大别山区油茶产量,在对大别山地区的舒城、潜山和太湖油茶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外业调查和内业试验,筛选出2棵优良单株皖潜11、皖潜23,平均单果质量分别为12.1 g和24.2 g,单位面积产量1.85 kg/m<'2>和2.24 kg/m<'2>,鲜出籽率41.0%和42.8%,干...  相似文献   
9.
爱丰有机腐植酸液肥在大豆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丰有机腐植酸液肥是哈尔滨亿实达生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的新型高效液肥,该肥应用德国先进的酶促矿化剂为核心成分,配以腐植酸等有机物料和适量氮、磷、钾及多种中微量元素。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团粒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循环,提高作物体内酶的活性和土壤微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了解湖北省天门市、荆州市等江汉平原地区玉米的生产现状及产业技术需求,对天门市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以及荆州市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进行走访,调查了2012—2014年天门市和荆州市玉米种植生产情况,摸清了两地区的玉米生产现状以及产业技术需求,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