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以干热河谷地区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Vent)为材料,采用对照比较法,并连续4年对构树株高、地径、胸径3个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4的株高、地径、胸径最优,与其它各处理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次是处理5、处理2的效果优于处理3,但处理3与处理1 (CK)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株高生长量分别比处理1(CK)平均增加50.93%、33.47%、58.91%、52.36%;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处理1(CK)平均增长50.87%、18.60%、57.52%、51.63%;胸径生长量分别比处理1(CK)平均增加49%、19.84%、57.26%、51.81%;各处理对构树生长的作用依次为处理4>处理5>处理2>处理3>处理1 (CK).该研究为构树科学施肥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促进构皮造纸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滇榄仁为金沙江干热河谷特有的一级标志种,常与乡土草本植物扭黄茅形成"稀树草丛"景观。长期以来,滇榄仁幼苗极少能在自然群落中成功建植。为了探讨扭黄茅竞争对滇榄仁幼苗早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通过室内盆栽实验人为控制滇榄仁幼苗与扭黄茅之间的竞争强度,研究了扭黄茅竞争对滇榄仁幼苗形态、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以及叶片数量与大小等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扭黄茅竞争严重限制了滇榄仁幼苗的早期生长。当存在扭黄茅竞争时,滇榄仁幼苗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根冠比变化范围为0.42 0.62之间。无论滇榄仁幼苗延后定居、同时定居或提前定居,其根系长度以及生物量干质量均会因为受到限制而缩短或减少。然而,定居时间在滇榄仁幼苗存活与生长状况中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提前定居时,滇榄仁幼苗根冠比远高于同时定居和延后定居时,且其根冠比不受扭黄茅竞争强度的显著影响,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濒危植物翠柏为柏科高大珍贵用材树种,通过对翠柏主要分布区墨江、昌宁翠柏植株树干解析,研究了两地翠柏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翠柏在20年前生长缓慢,20—60年进入快速生长期,70年以后达到数量成熟,材积生长量开始下降并趋于稳定;(2)翠柏幼苗期具有耐荫性和长大后有喜光特性,墨江地区翠柏生长好于昌宁地区,其生长表现与两地自然条件相符合;(3)针对翠柏特点,提出幼苗时搭建荫棚,幼树时期进行疏伐,数量成熟时期进行间伐或疏伐等促进生长经营措施,为翠柏资源培育与保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室内测定了楚雄腮扁叶蜂雌蜂在云南松针叶不同部位的产卵量和雌蜂对松针不同部位挥发性物质的趋向反应,并运用GC-MS方法分析了健康松针和衰弱松针不同部位挥发性物质的组分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楚雄腮扁叶蜂雌蜂在健康松针上的产卵量多于衰弱松针,且在健康松针中部的产卵量最高;健康松针中部挥发性物质对雌蜂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健康松针和衰弱松针不同部位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挥发量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β-蒎烯、石竹烯、β-榄香烯、α-石竹烯、毕澄茄烯等相对含量发生显著变化,且健康松针和衰弱松针均产生了各自的特异性挥发物.  相似文献   
5.
松脂是松属Pinus植物分泌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主要储藏在松属植物针叶、树干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树脂道系统内。开展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产脂量与其解剖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利于云南松高产脂优树的选育和高产林定向培育技术体系的建立。对云南松产脂量与针叶、树干解剖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比较分析了高、低产脂量云南松针叶和树干解剖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脂量云南松针叶树脂道个数、针叶分泌细胞个数、树干韧皮部树脂道个数、木质部树脂道个数和木质部分泌细胞个数极显著高于低产脂量云南松。随着针叶树脂道个数、针叶分泌细胞个数、树干韧皮部树脂道个数、木质部树脂道个数和木质部分泌细胞个数的增加,云南松的产脂量也不断增加(P < 0.01)。主成分分析中木质部树脂道个数的载荷值最大,表明云南松树干木质部树脂道与其产脂量关系最为密切。树干木质部树脂道个数可作为选育高产脂云南松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于2013年6月(花期)、8月(果实膨大期)和9月(果实成熟期)份对3年生幼龄期滇重楼和8年生成熟期滇重楼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和光响应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幼龄期和成熟期滇重楼叶片净光合速率( Pn )变化日进程在6月份出现严重午休,仅在10:00出现一个峰值;而在8、9月份上午和下午各出现一个峰值,在中午出现“午休”现象。空气温度(Ta)偏高引起气孔关闭是导致滇重楼“午休”的主要因素。成熟期滇重楼叶片在不同生长季节日均Pn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均高于幼龄期叶片,而幼龄期滇重楼初始量子效率较高,且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低于成熟期滇重楼,对弱光的利用率更高。幼龄期和成熟期滇重楼叶片日均Pn 在8月下旬最大,其次是6月下旬,9月下旬最低,且在当年的生育后期,光饱和点有增大的趋势,由大到小的顺序为9月份、8月份、6月份。成熟期滇重楼花萼具有同叶片类似的同化功能,日均Pn 为叶片的779.%~104.0%,但其Pnmax和光饱和点均低于成熟期和幼龄期叶片的,对弱光的利用效率高于叶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育苗方法和仿生栽培方式对甜菜树植株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计直播试验、扦插试验、移栽试验和仿野生栽培试验,探讨不同处理下甜菜树的成活率、成株率。[结果]甜菜树扦插繁殖成活率低,适宜用种子繁殖,且种子摆放时间越长,出苗率越低;使用ABT生根粉处理甜菜树插条可显著提高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在疏林地甜菜树年均高生长量和成活率显著高于稀疏灌木林地。[结论]该研究为甜菜树的人工栽培和扩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元谋干热河谷20年生赤桉纯林、新银合欢纯林以及赤桉×新银合欢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木单株进行树干解析,研究不同造林模式下2个树种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1)新银合欢的混植促进了赤桉的生长。2)赤桉、新银合欢树高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胸径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在5~10 年呈下降趋势,在10~15 年期间呈上升趋势(除混交林内赤桉),之后又下降。3)根据Logistic生长曲线的变化率,可将赤桉、新银合欢5~10 年划分为生长初期,10~25 年为生长快速期,之后为生长稳定期;经模型预测:赤桉纯林在23 年时达到数量成熟,赤桉混交林在25 年时达到数量成熟,纯林以及混交林内新银合欢均在24 年时达到数量成熟。针对赤桉、新银合欢生长特点,提出在生长初期和生长快速期增加水肥供给并进行适当疏伐等措施以促进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9.
元江干热河谷麻疯树开花结实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野外定位观测麻疯树单花、单花序、单株花朵的开放动态,利用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对麻疯树结实生物学进行了观察与调查。结果表明:①麻疯树雄花单花期常2d,雌花单花期5~8d。每花序具有雌花0~17朵,雄花49~238朵。花序花期13~19d,常常第1、2天先开雄花,尽管雌花数目较少,但开放速率较快,集中在第3~5天开放。同一植株1a最多开4次花。②果实从授粉至果黄,大致需要50d,果实生长发育曲线呈S型,果实与种子的纵横径的增长速度可分3个时期:生长缓慢期,为授粉后0~15d;快速生长期,为授粉后15~27d;生长缓慢期,为授粉后27~48d。后期历时21d,果实纵横径增长缓慢,但种子质量增加较快,主要是种仁发育消耗营养较多。每果枝具果实1~17个,以1~8个居多,单果枝的果实发育进度与果实数量相关,果数越多,差异越大,反之越小。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的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木豆、车桑子、余甘子和山合欢6种植物种子为试材,在4月份干热气候的地表环境下,测定各类种子的生活力、呼吸代谢、渗透调节物质、膜脂过氧化和膜保护酶系统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类种子的生活力显著下降;相对电导率、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呈现持续增加趋势;呼吸强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种子抵御逆境的能力是其呼吸代谢、膜保护酶系统、保护性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各类种子抗逆能力的关键物质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