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落叶松鞘蛾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害虫发生量预测模式来测害虫未来种群数量,就成为制定防治计划和措施的依据。在森林害虫管理中,把经济损失的最低发生量视为“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为了防治落叶松鞘蛾为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而进行防治时,事先要衡量害虫造成的损失价值与防治经费之间的得失关系,如有所获得时,才要进行防治,这种与“经济受害允许水平”相应的阈值就是防治指标。在确定害虫防治指标前,首先确定害虫为害指标,就是有多少头落叶松鞘蛾幼虫食多少落叶松计叶而导致对树木生长有明显影响。从模拟摘叶试验中得出结论,摘叶量达到1/2时,对落叶松生长量有明显影响,所以当落叶松鞘蛾幼虫为害达到此标准时的虫口密度定为为害指标。试验证明,当落叶松鞘蛾幼虫发生量控制在9头/株以下时,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超过此发生量,一定要进行防治,所以当鞘蛾虫口密度超过9头/株,针叶量损失1/2时定为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2.
根据尚志市气候和人工林特点,松毛虫发生发展历史、危害程度及发生频度进行了松毛虫区划。在研究松毛虫种群动态消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预测模式;在研究防治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动态预测,利用BASIC、FOXDBASEⅢ语言,制订了科学的松毛虫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是落叶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的重要病害,流行广泛,危害严重,为我国政府规定的重点防治对象。在黑龙江省尚志县最早发生于1964年,其后逐年扩大蔓延,仅一面坡林场的被害面积已达二万余亩。 本病是由日本落叶松球腔菌[Mycosphaerella larici-leptolepis K. Ito et K.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鞘蛾(Coleosphora dahurica)是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负鞘越冬,翌年早春开始活动,具有暴食期短、易成灾、危害重等特点。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总结出简捷、操作性强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