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果树栽培学作为园艺专业专业素养与技能培养的主干课程之一,目前对其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仍十分有限,同时基于“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格局和教学体系仍不健全,课程育人功能未充分发挥出来,限制了新农人的培养。以落实“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的新理念、新使命、新目标和新举措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从“大地课堂”教学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互动互促教学设计构建、科研反哺教学内容“四化”更新、基于学生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索,集知识、能力、过程为一体的多元化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凝练形成了“新农科背景下的果树栽培学TCE和TSFP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构建的TCE和TSFP混合式教学模式操作性强、可复制性高,可应用于植物生产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对于提升新型农林人才培养质量、助推该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园艺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及相应的方式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园艺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泌乳期添加复合中草药制剂对母仔猪性能、母猪氧化应激与炎症及乳品质的影响,选取42头母猪基于背膘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中草药组(HP),每组21头。HP母猪于泌乳1~5 d(L1~L5 d)添加100 g/d的中草药制剂,L6~L21 d所有母猪自由采食。试验期间记录泌乳性能,收集血乳样品用于后续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CON相比,(1)HP在仔猪断奶窝重及窝平均日增重(LADG)上分别提高3.26%和4.92%(P> 0.05);(2)HP在仔猪的腹泻率、腹泻频率和腹泻指数上分别降低14.77%、14.15%和11.11%(P> 0.05);(3)HP在乳脂、乳能值(MEC)、乳能量输出(MEO)和平均日产奶量(AMO)上分别提高14.47%、8.99%、27.73%和17.07%(P> 0.05);(4)HP在母猪的恶露持续时间上降低13.21%(P> 0.05);(5)HP在常乳免疫球蛋白G(IgG)和白介素10(IL-10)含量上分别提高13.4%和16.4%(P <0.05);(6)HP在L21 d母猪血清丙二醛(MDA)浓度上降...  相似文献   
4.
植物病理学是涉农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也是其他涉农专业核心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意义重大。本文就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道德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涉农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等进行教学改革探讨,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为适应新农科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5.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区域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转型发展、新型农林人才培养和一流应用型专业建设融合发展为契机,对凯里学院园艺专业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与规划、办学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站在一流专业建设新起点,对当前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提出未来的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以期更好地推动园艺专业新型农林人才培养,为同类院校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杰兔’兔眼蓝莓为试材,以‘芭尔德温’作为授粉品种,开展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对果实单果重、花青素、类黄酮、总酚、果糖、蔗糖和葡萄糖等果实关键品质形成的差异分析,以期阐明花粉直感效应对蓝莓果实关键品质形成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认识花粉直感效应的形成,以及利用其开展人工调控关键品质的形成积累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直感效应对‘杰兔’果实品质的形成有着显著影响,‘杰兔’自然授粉和用‘芭尔德温’异花授粉果实的单果重和花青素、果糖、蔗糖与葡萄糖的含量显著高于自花授粉,而自然授粉和异花授粉果实的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显著低于自花授粉。此外,综合分析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处理果实的品质形成规律与差异变化表明,花粉直感效应对果实单果重、葡萄糖和蔗糖形成的影响关键时期为授粉后第20d至第30d,对果糖形成的影响关键时期为授粉后第30d至第40d,对花青素形成的影响关键时期为授粉后第60d至第80d,对类黄酮和总酚形成的影响关键时期为授粉后第70d至第80d,为认识花粉直感效应的形成及果实品质调控提供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正> 松梢斑螟是松树枝梢大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油松、赤松、樟子松等树种。松梢斑螟危害后影响林木的生长及成材,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哲里木盟南部奈曼旗、库伦旗和后旗的人工油松林都程度不同的发生过松梢斑螟危害,由于山区交通不便,水源缺乏,难以进行药剂防治。鉴于生产防治的需要,我们从1980年开始在奈曼旗青龙山林场进行了(除化防外) 松梢斑螟防治的专题研究。一、寄主与为害松梢斑螟(Dioryctria splenaiaella H.S)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  相似文献   
8.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习主动性的调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如何将人才培养目标植入课程教学,如何通过课程教学环节调动学习主动性,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是每位任课教师值得深思和面临的难题。因此,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果树栽培学》教学团队围绕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与考核方法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并凝练总结出了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学习主动性调动为突破的“五维互促”《果树栽培学》教学体系。在此,对改革探索论证、实践效果进行逐一分析总结,以期为农林类专业的专业教育模块课程提供教学模式改革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果树花粉直感效应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直感是指从受精至种子萌发期间花粉基因型直接影响种子与果实发育及表型特征产生差异的现象,其不仅影响双受精后形成的胚乳和胚产生差异,亦可影响果实的成熟期、形状、大小、色泽、风味及内在营养物质含量产生差异等。因此,关于花粉直感现象的研究对以果实或种子为主要收获对象的果树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可为生产上授粉品种的配置、产量的增加、内外品质的改善等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在果树遗传学、生理学和育种学上均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当前,许多果树种植者和园艺学家都已认识到花粉直感的实践重要性与理论价值,但他们对花粉直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象观察阶段。花粉直感效应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形成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与果树学其他领域方向的研究相比,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系统深入的研究十分缺乏,对其形成机理知之甚少,利用程度远远不够。为此,文中从种子与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与多胺含量的变化、关键品质物质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花粉mRNA转移及综合分析等方面概述了花粉直感效应形成的机理,分析了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花粉直感效应形成的生命过程为线索从分子水平研究花粉直感效应形成机理的研究思路,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将来进一步开展花粉直感效应及产生机理的研究及在生产中更高效、更广泛地利用花粉直感效应提高果树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蠋蝽 Armacuseos (Fabricius)(又名蠋敌、茶色广喙蝽),隶属半翅目 Hemiptera,蝽科 Pentaomiuae,蠋蝽属的一个种。分布于欧洲、西伯利亚、中亚、日本,以及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新疆、江苏、江西、浙江、湖北、四川、甘肃、云南、贵州。在哲盟地区分布于左中、后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