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磷微生物在林业土壤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磷微生物是土壤磷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其能够通过酸解作用、酶解作用将无效磷转化为有效磷供植物吸收利用,提高磷素利用率,进而促进植物体生长发育.文中综述了解磷微生物的功能,提取、培养、筛选方法、作用机制及分子生物学调控技术,概述了解磷微生物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前景,以期增强人们对解磷微生物在土壤-林木界面作用的认识,并...  相似文献   
2.
集约经营雷竹林植株矿质元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不同种植年限雷竹林(5、7、10、15 a)中的雷竹为材料,分别对雷竹叶、秆、鞭和根中的K、Ca、Mg、P、Al、As和Rb 7种元素进行含量分析,探讨不同种植年限下雷竹林矿质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雷竹不同器官的矿质元素含量不同,Ca和Mg这两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在雷竹叶中最高,K、P、Al、As和Rb这5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在根部最高;不同种植年限雷竹林雷竹的叶、秆、鞭和根中矿质元素含量形成有规律的变化:种植10 a和15 a雷竹林雷竹中K、P、Al、As和Rb含量高于种植5 a和7 a,种植5 a和7 a雷竹林雷竹中Ca和Mg元素含量高于种植10 a和15 a;不同种植年限雷竹林雷竹各器官中各元素含量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有31对矿质元素的相关性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对不同种植年限雷竹林雷竹的K、Ca、Mg、P、Al、As和Rb 7种元素含量分析表明,集约经营下铝毒是引起雷竹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和竹林退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竹类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受到全世界关注。植物修复技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已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及难点。当前,竹类植物被逐渐运用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中。竹类植物以其快生长、大生物量、易栽培、高经济效益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修复重金属污染潜力的物种。文中系统阐述了竹类植物的分布、形态、生物量、生态和经济价值等特点,以及国内外关于竹类植物在重金属修复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云南省马关县的6年生云南红豆杉人工林进行了采收主干及其上部枝叶、保留主干采收其上部枝叶、保留主干采收其下部枝叶3种采收方式下3个采收强度的试验,通过1年的持续观察,以不采收枝叶的植株为对照,分析了枝叶采收对云南红豆杉叶构件数量及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采收方式均有随着采收强度的增加落叶量增多的现象,同时老叶落叶率随时间的推移呈递增趋势;采收可以促进新叶数量的增加,但是采收上部枝叶比采收下部枝叶对促进新叶数量增加的效果更明显;采收降低春叶密度,提高秋叶密度,新叶总体密度并没有随采收处理的不同而表现出显著差异;叶净增加量随3种采收方式的采收强度增强而增加。为收获更多的枝叶,提高来年枝叶的叶净增加量,采收主干及上部3/4树冠长度的枝叶和保留主干采收上部3/4树冠长度的枝叶较好,叶净增加量分别是对照的2.96倍和3.00倍。为使人工林持续发展,采收主干及上部3/4的枝叶处理是最佳的枝叶采收方案。  相似文献   
5.
安吉县素有“中国竹乡”之称,县内竹林资源丰富,竹产业已成为县内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开展竹林经营认证,对实现竹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介绍了安吉县开展竹林经营联合认证的各阶段模式,主要包括企业模式、协会+农户模式、协会+股份制合作社模式3种。同时,笔者分析阐述了协会+股份制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优点与意义。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植物内生菌多样性受宿主植物、外界环境及宿主与环境之间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协同作用影响,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竹子内生菌是在竹林生态系统开发利用过程中最珍贵的资源之一。挖掘竹类内生菌资源并应用于竹林培育和药物开发有助于提高我国竹产业生产经营水平,并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文中综述了竹子内生菌资源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概况,总结和概述了竹子内生菌种类、多样性及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竹子内生菌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林地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及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如今大气干湿沉降、矿区及工业生产污染以及有机肥超量施用等造成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正日益威胁着森林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微生物在林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对其修复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中综述林地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微生物修复机制,介绍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累积,通过代谢过程对重金属进行氧化、还原、甲基化、去甲基化等生物转化,以及通过矿化、络合作用钝化重金属来修复重金属污染等修复机理,并提出研究展望,以为后续林地土壤微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临海市从1985年至2017年共进行了四次古树名木调查,结果表明:临海市32年间共死亡古树名木135株,其中自然灾害导致了57%的古树死亡,人为原因造成了21.5%的古树死亡,古树自然死亡占比14.8%,未知原因死亡占比6.7%,临海市急需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竹笋作为高纤低脂的森林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而竹笋加工过程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长期以来未能得到产业化的资源再利用。【方法】该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竹笋加工废弃物(笋头、笋壳、笋衣、加工废液)所含的营养成分按大分子营养物质(如膳食纤维、多糖、蛋白、肽等)和小分子营养物质(如多酚、黄酮、甾醇、牡荆苷等)的研究和利用情况。【结果】竹笋加工废弃物中的笋头和笋壳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和氨基酸,其中笋壳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分别高于笋肉、笋头等其他部位。同时,笋壳中富含酚类、类黄酮等具有降血糖、抗菌以及抗炎的活性功能成分,笋头和笋壳是植物甾醇研究和开发的优良资源,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可得到槲皮素、芦丁、牡荆苷等物质。【结论】竹笋加工废弃物中营养成分丰富,可资源化利用潜力十分巨大。为探究竹笋加工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价值,该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为竹笋资源深加工、功能性竹笋食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竹笋加工废弃物的肥料利用途径,采用竹笋加工废弃物与竹材加工废弃物混合发酵的方法,研究了二者不同混合比例对发酵后产品质量的影响,比较了发酵后有机肥的pH值、碳氮比(C/N)、腐殖酸含量、容重等理化性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竹材加工废弃物混合比例的增加,发酵产品有机碳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总氮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竹材加工废弃物添加比例为20%和40%时的总氮含量达最高;在发酵产品中腐殖酸含量呈现增大的趋势,表明竹材加工废弃物更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用种子发芽指数(GI)评价竹源有机肥的发酵成熟度结果显示,各处理G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竹材加工废弃物的添加比例为20%、40%和60%的3个处理的GI值均大于120%,表明这3种混合发酵有机肥对种子萌发不但没有毒性,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