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136篇
  90篇
综合类   887篇
农作物   127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570篇
园艺   211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黎晓云 《花卉》2020,(6):196-197
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森林培育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采取对澜沧县森林培育的现状和澜沧县森林培育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开展实地调查的措施。结果表明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森林培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标准之一,突出了森林培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个具体的施行方法。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蛋源溶菌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 050只1日龄健康岭南黄雏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 mg/kg那西肽;3个溶菌酶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7、10、13 mg/kg蛋源溶菌酶。试验期50 d,分前期(1~21 d)和后期(22~50 d)2个阶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溶菌酶组显著提高了50 d肉鸡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13 mg/kg溶菌酶组显著提高了肉鸡全期采食量、后期和全期日增重(P0.05),同时显著提高了50 d肉鸡法氏囊指数和血清β-防御素-Ⅰ含量、21 d和50 d血清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10 mg/kg溶菌酶组显著提高了肉鸡21 d和50 d血清溶菌酶含量(P0.05),13 mg/kg溶菌酶组显著提高了肉鸡21 d和50 d血清免疫球蛋白及50 dβ-防御素-Ⅰ含量(P0.05)。以上结果表明,蛋源溶菌酶对肉鸡具有类似抗生素的促生长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且饲用13 mg/kg溶菌酶总体效果优于2.5 mg/kg那西肽。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湖南里耶八面山草场现状,指出里耶八面山草场保护性建设存在草地利用率低、自然牧草品质差、农民种植习惯制约及产业开发的规划等问题,论述了加强八面山南方草场保护性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松苗立枯病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严重影响苗圃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松苗立枯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自2011年底以来,PRV发生了变异,传统的PRV弱毒疫苗已不能对PRV变异株提供完全保护,这给我国PR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解安徽省PRV流行特征及其主要毒力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利用PCR技术、细胞接种试验、电子显微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兔体接种试验等方法,对安徽省临诊病例中疑似PRV感染的病猪进行病原检测及PRV分离鉴定,并通过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对PRV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gEgITKgBgCgD)进行克隆及测序分析。2016—2018年安徽省临诊病例中共分离鉴定15株PRV;PRV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序列均与2011年后国内PRV变异株同源性较高;与2011年前国内PRV经典株序列比对,PRV分离株gEgBgCgD基因存在多个位点的一致性替换、插入或缺失,且gEgC基因多位点突变位于其重要的抗原表位区。本研究分离的15株PRV均为变异株,变异株已成为安徽省主要的流行毒株。15株PRV分离株的gITK基因序列较为保守,而gE、gC蛋白抗原表位区域氨基酸的突变可能导致其毒力及抗原性发生改变。部分PRV分离株与邻近地区PRV序列同源性均为100%,可能与频繁跨省调运生猪、跨区引种等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豫南山区。为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1988年开始,在豫南农专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开发生产。生产出的香菇菌种菌丝洁白,生长旺盛,培养期短,优质品率达90%以上,每年可为社会提供优质原种和栽培种4~10万  相似文献   
8.
文中对堤防勘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堤防勘察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1蜈蚣草的生物学特性 蜈蚣草,为风尾蕨科凤尾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蜈蚣蕨、长叶甘草蕨、小贯仲、舒筋草等。植株高30—200cm,根状茎短,密被线状披针形黄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30cm,直立,叶柄、叶轴及羽轴均被线形鳞片;  相似文献   
10.
由于辣(甜)椒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和较高的增产率,并且前期产量高、抗病性强、适栽范围广等优点,随着蔬菜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辣(甜)椒杂交种在生产上的利用越来越普遍,辣椒的种植面积在蔬菜中也较大。北方寒凉地区要解决生产上对优良辣(甜)椒杂交种种子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在甜椒杂交制种上应注重以下几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