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7篇
林业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摘叶模拟食叶害虫危害对杨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叶模拟食叶害虫危害对杨树生长的影响高瑞桐,秦锡祥,陈德钧,卢永农关键词损失模拟,食叶害虫,杨树我国杨树害虫种类繁多,危害程度差别很大。有关专家曾作过杨树摘叶对生长影响的报道[1~3],对指导害虫的防治有一定作用,特别是超越补偿作用在农作物上被发现并...  相似文献   
2.
山东临沂地区杨树人工林密度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密度在人工林集约栽培中是一个重要问题,一旦确定在林分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起作用,对采伐年龄和产量影响很大。合理的密度应保证林木群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达到最高产量,同时还应注意到所培育木材的径级的价格。 本研究总结了短轮伐期集约栽培下各种密度杨树人工休的生长规律及产量;探索间伐是  相似文献   
3.
过去常用立地质量对林分生长进行评价,实践证明,对一些速生经营强较高的人工林可能欠缺,尤其是经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平原地区杨树的地位等级和生长量。因  相似文献   
4.
Ⅰ—72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就集约经营的Ⅰ-72杨6种密度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与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测定了Ⅰ-72杨地上部分生物量。文中还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单株生物量、林分生物量及各年份的净生长量。根据调查数据、按相对生长法建立了估测林木干、皮、枝及叶生物量的幂函数方程。研究结果表明:6年生Ⅰ-72杨人工林平均总生物量(地上部分)为64—122t/ha。林分生物量与密度呈正相关;净生产量在10t/ha·a以上,高的可达20t/ha·a。林木地上部分(树干、树皮、树枝、树叶)的生物量比例分别为60—70%:10—12%:12—21%:3—5%。林分生物量的连年生长在造林后第三年开始大幅度增长。到调查年龄(第6年)为止,林分平均生物量仍保持上升趋势。林分密度的变化对单株及林分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临沂地区杨树人工林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临沂地区杨树人工林林分密度管理图,于1986年冬至1987年春在该地区设置69杨等临时标地356块资料基础上编制而成。密度为278—5952株/ha(其中500—1894株/ha者占89.1%);优势高为5.9—28.6m;平均胸径为3.8—28.6cm;蓄积量为3.9—339.7m~3/ha。管理图编制方法:等树高线选用M~(-1)=A_1+B_1N~(-1)式,等直径线选用D~(-1)=A_2+B_2N式;最大密度线采用M_(Rf)=K_2·N_(Rf)~(K_1~′)式;密度管理线采用M_(Ry)=K_3·N_(Ry)~(K_1~′)式。本密度管理图的精度,等树高线为97.6%;等直径线为98.9%,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营造的杨树丰产林的特点是选用水肥条件好的立地,利用良种壮苗、密植、施肥和灌水,实行农林间作,使用配套的林业技术,在短轮伐期内获得高产。杨树生长迅速,枝繁叶茂,形成食料丰富和稳定隐蔽的害虫适生环境。随林龄的增加食叶害虫大发生频率增大,危害加重,近年丰产林中的膜肩网蝽每隔2—3年猖獗一次。1987年沂河林场的丰产林伴  相似文献   
7.
利用天牛成虫期需要进行补充营养的特性,采用构树为诱饵树引诱桑天牛,棠梨为诱饵树引诱云斑天牛来监测两种天牛成虫发生期。结果表明,桑天牛在山东省沂南县出现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分别在7月上旬、中旬和下旬。云斑天牛在湖北省嘉鱼县分别在4月22~26日,4月26~30日和4月30日~5月4日。  相似文献   
8.
9.
山东省临沂地区杨树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临沂地区杨树人工林地位指数表是于1986年冬至1987年春,收集了25株69杨、72杨和健杨优势木树干解析和104块临时标地材料编制而成。选用lgH=a+b(1/A)公式为导向曲线数学模型;标准年龄定为8a;指数级距2m;级数8个(12—26m)。采用树高相对值法导出各指数级各年龄树高值,经检验此法精度较高,符合生长快、伐期短的杨树生长规律,可供该地区林业部门试用。  相似文献   
10.
树冠结构对主干生长量垂直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1986年用定位测量方法研究了Ⅰ-69杨(Populus deltoides Bartr.cv.“Lux”ex.Ⅰ-69/55)树冠结构对主干生长量垂直分配的影响和主干、侧枝生长量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空旷地与人工林树干生长量分配趋势不同,前者树冠以下主干生长量较大,而后者的大生长量集中在冠部;人工林树干直径增量以地径处最大,向上逐渐变小,从枝下高处又开始增大,直到冠部。冠部树干直径增量一般都大于枝下干部,且呈波动式起伏;断面积与材积增量的分配,以树干基部较大,向上逐渐减小,随着修枝高度的上移,上部材积分配比额增大;侧枝生长影响主干上下生长量的分配,侧枝断面积增加1cm~2,可使分枝部位上下断面积的差值扩大0.7cm~2左右。修枝对调节树干的直径材积生长量分配有显著作用。可以促进树干上部直径材积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