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浮萍(LemnaminorL.)、紫萍(Spirodelapolyrrhiza(L.)Schleid.)和芜萍(Wolffiaarrhiza(L.)Wimmer)等是我国浮萍科(Lemnaceae)主要和经济价值最高的植物资源;它们具有飘浮水面,分布广、繁殖块、产量高、群落型、营养好、用途广,综合利用率高等优良特性,是一类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值得大力开发的植物资源,引起国内外共同关注。大力发展浮萍植物,可促进贫困地区综合发展。一、种类和利用历史浮萍科植物为飘浮或沉水小草本。全世界有4属,约30种。除北极区外,全球广布。我国有3属6种。广布南北各省区。其中以浮萍、紫…  相似文献   
2.
3.
许多维生素是由植物合成的,尽管它们在植物中的含量很低,但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上的价值也很大,因为维生素是人、动物和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维持生命所必需,其作用在于调节有机体新陈代谢的机制,协助体内各种酶的作用。例如,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常分两种形式存在着,即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在抗坏血酸氧化时,很易形成脱氢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还原时,又重新产生抗坏血酸),维生素C对有机体内所发生的氧化还原过程起着很大作用与上述的情况有关,如果维生素C不足时,便会患坏血病等。因此,我们在研究裸子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系统位置的同时,测定了我国34种(包括变种和品种,其中有些是我国特有种)裸子植物的维生素C  相似文献   
4.
5.
开发浮萍植物促进贫困地区综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荠菜〔Capsell a bursa-pastoris(L.)Medi c.〕.别名:棕子菜、三角草、菱角菜、地菜、菥蓂、上己菜、枕头草、荠、护生草(山西)、沙荠(山西、河北)、娘娘指甲(河北)、荠荠菜(山东、河南)、骨皮、洋筋草(四川)、辣菜(山东)、荠菜(江苏)等;它是十字花科荠菜属植物,也是群众熟悉的药材和爱吃的野菜.  相似文献   
7.
粗榧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Rehd.et Wils.)Li.]的形态特征、分布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用途。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三尖杉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理化性质和用途。  相似文献   
9.
<正> 中华猕猴桃原变种(Actinidia chinensis Plartch.var.chinensis,俗称光阳桃)和硬毛变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hispida,俗称毛杨桃)是我国特产;它在我国分布广、资源极为丰富,且有悠久的利用历史;它是一种很有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新兴果树品种。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对中华猕猴桃的科研和生产发展很快,报导也日益增多;但对野生的中华猕猴桃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研究还未见报导。本文介绍了通过对河南省西峡县(伏牛山南坡地区)野生的中华猕猴桃原变种和硬毛变种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系统观测,初步揭示了中华猕猴桃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果实的生长发育前期、中期和后期)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作者于1961~1962年,在河南省伏牛山南坡地区(主要是西峡县和内乡县),对野生的中华猕猴桃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揭示了野生中华猕猴桃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1)不同种的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的不同变种或类型;它们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不同;(2)不同地区或小区,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也不相同;(3)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维生素C含量有增加的趋势;(4)在发育过程中幼果的维生素C含量逐渐增加,大约40天后又逐渐下降;(5)中午采收的比早晚采收的维生素C的含量高;(6)果实在熟后2~6天时维生素C含量最高,随后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