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高原粳稻抗白叶枯病新品系云资抗2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产优质的云南高原粳稻品种滇系4号为轮回亲本,以IRBB21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的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和3次回交以及5次自交形成BC3F,代材料,并结合后代材料的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的评价选择,选育出高原粳稻新品系云资抗21号,对云资抗21号的21个单株采用与Xa21连锁标记RM21和RM229、以及22个独立分离的SSR标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21个单株在RM21位点上均为IRBB21的纯合基因型,在RM229位点上有1个单株显示为轮回亲本的纯合基因型,其余的20个单株均为IRBB21的纯合基因型,而在其余22个SSR标记位点上均显示为轮回亲本的纯合基因型。该新品系白叶枯病抗性与IRBB21相近,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云南元阳红米地方品种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及遗传多样性,给当地红米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元阳梯田地区的红米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收集,并利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53 032个SNP标记的水稻50K液相基因芯片对155份红米材料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型检测,通过群体结构和聚类分析,评价红米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多样性。通过计算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核苷酸多态性(pi)、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等多个多态性指标,发现元阳红米品种间的位点遗传多样性较低。通过群体结构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9大类,9个类群之间基因交流不频繁,类群内遗传背景单一,少部分材料具有混合的遗传背景。NJ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明显的籼、粳2大类,其中籼稻类涵盖的材料有140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90%。本研究利用高密度SNP基因型数据揭示了云南元阳地方红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种质资源遗传背景单一等特点,通过精准鉴定去除了品种重复,为当地红米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南京 11,光壳稻和巴利拉或秋光配制的单交、测交 2 8个组合F1,F2 及其亲本在云南籼粳交错区的宜良县进行育性鉴定分析表明 :(1)云南光壳稻与籼粳杂种F1易受低温影响 ,其广亲和基因难以表达。南京 11与矮嘎、明子谷、木帮谷、毫秕、镰刀谷、末烈谷等光壳稻杂种F1和F2 代的育性表达基因不同 ,F1的育性表达基因易受环境影响 ;但F2 育性表达符合广亲和基因的遗传模式 ;并受主基因控制。 (2 )南京 11,光壳稻与巴利拉测交组合F1单株多数为不育株 ,不育株与可育半不育株比例符合X2 检验 1∶1理论值的分界以 5 %和 10 %居多。 (3)云南光壳稻与籼粳杂种育性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秋光的S - 8育性恢复基因与该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4.
水稻花药在耐寒性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27份耐寒性标准化比较品种种植在5种试验条件下调查其范围大小,结果揭示,水稻的花药大小与其耐寒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耐寒性评价的形态指标,尤以良好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材料为佳,经冷温处理后,水稻花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但品种间花药缩小率差异较大,耐寒性强的,花药缩小程度小,反之则大,根据花药长度或花药大小把水稻按耐寒性强,中,弱分类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稻耐冷性研究Ⅱ.云南稻种资源耐冷性鉴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是系列论文水稻耐冷性研究的第二部分,从云南稻种资源芽期耐冷性鉴定、苗期耐冷性鉴定、孕穗开花期耐冷性鉴定3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研究结果。早红谷、紫糯、攀农1号、马登红谷、澜沧花糯、攀天阁黑谷、宁Lang托托谷和海排谷等是芽期强耐冷性资源,芽期耐冷性存在稻种类型间差异。黑选5号、马登红谷、鲁甸黑谷、龙树红谷、七河大红谷、凤仪小白谷、小白谷、背子糯和细黄糯等是苗期耐冷性极强资源。黑选5号、海排谷、勐谢早红谷、石屏冷水谷、丽江新团黑谷、永宁小灰谷、昆明小白谷、半节芒、合系10号和云冷3-2等是孕穗开花期耐冷性资源。马登红谷等具有芽期和苗期耐冷性,澜沧花糯和攀天阁黑谷等具有芽期和孕穗开花期耐冷性,凤仪小白谷和龙树红谷等资源具有苗期和孕穗开花期耐冷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3个杂交籼稻新组合HWHR1、HWHR2、HWHR3为参试品种,绵优725为对照,在云南省水富县、华坪县、芒市3个不同籼稻种植区开展品比试验及生产试验,对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参试品种中,HWHR2综合表现良好,增产点次率大于65%,小区品比试验平均产量12 467.0 kg/hm2,比对照增产3.3%,生产试验产量13 501.5 kg/hm2,比对照增产9.2%,在云南不同籼稻区具有较好产量潜力和适应性。高产广适杂交稻新品种的选育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进行生产潜力及适应性研究有助于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稀土在林业生产中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我国稀土资源的概况,稀土元素对植物生理作用的影响,稀土在林业上的应用情况和使用技术要点。分析指出稀土林用增产效应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分布于82个县市的1630份中国云南保存的地方稻种资源多种表现型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共有724份稻种资源是具有多种表现型现象的资源,即多型性资源,多型性资源的比例为44.0%,多型性系数X为1.75,多样性指数日为1.34,X与日的相关系数r=0.90。多型性资源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思茅、临沦、版纳和德宏4个地州。以墨江、景洪、龙隆、永德、普洱、孟连和云县等7个县(市)为中心的地带,即云南多型性稻种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部边缘及滇西南地区的野生稻分布区、稻种资源富集区和陆稻的主要种植区。分布地区是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和佤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云南稻种资源的多种表现型现象与当地的地理和民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26份云南荞麦野生种为材料,对其DNA的提取和RAPD反应体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在CTAB基础上改进的SDS微量快速提取法,并结合提取缓冲液中加入适量的PVP,可以从荞麦野生种的幼嫩茎叶中提取出高质量、高纯度适于RAPD反应的荞麦野生种DNA.通过对影响PCR扩增反应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和优化筛选,建立了适宜云南荞麦野生种RAPD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为研究荞麦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种间亲缘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1982~1997年中日双方合作在昆明进行稻耐冷性研究,建立了一套耐冷性鉴定评价体系,构建了一套耐冷性鉴定标准比较品种,筛选出一大批多种类型的耐冷性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开展了稻耐冷性生理及遗传方面的基础研究,为稻资源的有效利用及云南省稻谷增产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