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圻城有一棵青冈树,它的树叶会根据气候变化规律性地改变颜色。天气晴朗,叶色呈深绿;如变成红色,几天之内必有雨。当雨过天晴,又恢复成深绿色。四川峨眉山上的一棵树,四季常绿。如果树周围有烟雾轻纱缭绕,这一带就会下雨;烟雾稍疏,则有小雨;再淡薄则阴云蔽日;无烟雾则天高气爽,人们称它报雨树。  相似文献   
2.
桉树(Eucalyptus)为桃金娘科树种,原产澳洲,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大量引种栽植。我省自五十年代对桉树开始大规模引种以来,目前已在许多县市找到了适生地。桉树速生用途广,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从而加速了繁殖推广,不仅绿化了村庄、公路、四旁,增加陆地森林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还显著地改善了平原沿海地区的缺材,少柴面貌,使桉树成为我省南部和沿海岛屿低山丘陵和平原四旁绿化的主栽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海南石梓(Gmelia hainanensis Oilv.)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左右,胸径超过50厘米。由于材质坚韧,干燥后少开裂、不变形,耐腐蚀、抗白蚁,切面具光泽,轮纹美观,被列为优良建筑和上等家具用材,也适于造船、桥梁、桩木、枕木、车辆和机械器具等。  相似文献   
4.
植物幼苗形态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研究植物幼苗形态的重要意义和植物幼苗鉴定依据的基础上,把植物幼苗类型分为4个大类13个类型,并对每个类型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表述。  相似文献   
5.
来稿简报     
省亚热带作物所和瓯海县林业局于1983年开展黑荆树一年生幼林追肥试验,分别采用每株施过磷酸钙0.2斤、钙镁磷肥0.2斤、生石灰0.4斤和过磷酸钙加尿素各0.2斤,并以不施肥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后9个月的幼树高、径生长量以施过磷酸钙加尿素的混合肥最好,其树高生长量比对照增加35.34%。根径增加53.16%。施过磷酸  相似文献   
6.
<正> 1962-1963年我省平阳县山门林场、省林科所和本所引种黑荆树(Acacia mearnsii Wi-nd)获得成功,并保留较多的片林和母树。引种的黑荆树7-8年后陆续开始采伐利用。1980-1981年,温州地区各县、市及台州地区的温岭、玉环等县又陆续造林1万余亩。我省在引进黑荆树的同时,又引进银荆(Acacia dealbata Link)和绿荆(A. decurrensWilld)。一、环境条件黑荆树适应性较强,对环境要求不严,其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探求加速矾山矿区绿化的途径,进行了抗污染树种的调查,结果表明:①环境污染物主要是SO2;②SO2对被害植物的危害程度,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受害严重,年幼植株比成年植株易遭危害,木本经济植物受害重于木本用材、薪炭植物;③土壤和空气中的湿度高或贫瘠土壤等环境因素及增施N素肥料等,都会加重植物受害。增加绿地面积,选择抗SO2树种进行绿化是可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桉树原是热带树种,在亚热带地区引种,不少地方获得成功,但也有失败的。本省五十年代曾大量引种桉树,在浙南沿海地区生长良好,在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冻害。本文作者将本省引种桉树划分为三个区,可供各地参考。Ⅰ区发展桉树是没有问题的,Ⅱ区应选择耐寒品种,进行引种驯化,Ⅲ区桉树普遍受冻,不可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9.
黑荆(Acacia mearnsii Willd)的引种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引种目的主要是利用它的树皮和杆材。本文试图探求黑荆的胸径和树高与杆皮和杆材的相互关系,编制出  相似文献   
10.
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前言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具有结果早、种仁味佳等特点,其缺点是果小、壳厚;而薄壳山核桃(Carya pecan Engler.et Graebn.)果大、含油量高(一般比山核桃高17.3%)、壳薄、壳与种仁易于剝离,但结果较迟、抗病虫力弱。因此我们期望通过有性杂交和定向培育,以创造出兼具两个亲本优良性状的山核桃或薄壳山核桃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