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为了改善泡桐怕水湿、主干低、抗病力弱的不良性状,1977年采用了化学诱变剂秋水仙素处理泡桐种根和种子,初获成效,简介于下: 一、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为白花泡桐种根和毛泡桐种子,药剂为秋水仙素。1.处理种根生长点将五种浓度的秋水仙素(0.01%、0.02%、0.04%、0.05%、0.06%)药液分别滴于白花泡桐种根的萌动芽上,滴药后随即埋入圃地,当幼苗出土后,每日上午8-9时进行滴药,在每株生长点上滴1-2滴。从6月4日以后因白天温度过高影响药效,改为每日下午5点  相似文献   
2.
<正> 应用花药培养技术,进行单倍体育种,是育种方法上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它能够使隐性基因迅速表现出来,提高选择效率,加快育种速度,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我们于1976年开始花药培养新技术在冬小麦育种上应用的研  相似文献   
3.
4.
<正> 三、盐分逆境:我省盐碱地约5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7%.其特点:一是土壤表层(0-10厘米上下)积盐量较高,一般耕层含盐量,最轻0.2%以下,轻度盐碱地为0.3%左右,中度盐碱地为0.5%左右,重度盐碱地为0.6%左右,最重达1%以上;二是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旱季为积盐期,湿季为脱盐期;三是多呈花斑状分布,大体上背河洼地多呈条带状,丘间洼地和平沙地多呈斑状.盐碱对作物危害很大,一般轻度盐碱  相似文献   
5.
<正> (4)选用抗盐植物——据调查,大田中最耐盐的作物有甜菜、水稻、棉花、向日葵;蔬菜中有菠菜,甘兰;树木中有枣、胡杨等.它们都能忍受较多的土壤含盐量.冬小麦、大麦、高梁、谷子、胡萝卜和葱蒜等次之;芝麻和马铃薯最差;最耐盐的绿肥,有田菁、草木栖和苜蓿,它们的根深可达十几米,是盐碱地的先锋作物.豆类作物如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海垦—5型鲜胶乳干胶计在割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1.鲜胶乳干胶含量与干胶分度值、胶乳温度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复相关。 2.相应地建立了使用干胶计测定鲜胶乳干胶含量的复回归方程。 3.用此复回归方程运算的干胶含量,与醋酸凝固法干胶含量比较,绝对误差≤±1.0%的达总测次70%以上;全年干胶含量的绝对误差、干胶产量的相对误差在±0.5%以下。但测试的精度仍然不够理想。在生产中的可行性也有待作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7.
云南分布的沙参属植物共有4种、2亚种,属于难得的蓝色景观植物。细籽沙参(Adenophora microsparmaY.Y.Qin)与云南沙参(Adenophora.khansiana(Hook.f.et Thoms)Coll.et Hemsl)为同一种植物,故将前者处理为后者的异名。  相似文献   
8.
<正> 红背桂花系大戟科常绿灌木,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其叶面鲜绿色,叶背紫红色,小花黄色和普通桂花极相似,故得名。红背桂花主要用于观叶,较耐阴,可较长时间放在室内摆设。由于其性喜温暖,不耐寒,因此在北方较寒冷的地区冬季必须移于室内,方可安全过冬。红背桂花由于叶片正反两面分别为鲜绿和紫红,颜色鲜艳,富有生机而倍受人们的喜爱。红背桂花通常采用插枝繁殖法,需枝条量大,季节性强,生根缓慢且生根率低,大大限制了红背桂花的广泛栽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用组织培养的方法,探索出了一条红背桂花快速繁殖的途径。一、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为红背桂花(Excoecariacochinchinensis Lour.)别名红背桂。外植体处理:取幼枝及叶片用清水冲洗后,将幼枝剪成长约2厘米的小段,叶片剪  相似文献   
9.
花药培养技术用于育种,是育种方法上的一项重大技革新。它能够使隐性性状迅速表现出来,提高选择率,从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速度。省农林科学院小麦所于19年进行花药培养,经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幼苗、染色体倍处理、移栽大田、品系鉴定、区域试验等环节,首先培出了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花培2321。  相似文献   
10.
猴头菇保健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山珍的猴头菇,不仅是美味的补品,还是一种珍贵的药材。据报道猴头菇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含有多肽、多糖、脂肪类酰胺等物质,这些物质对癌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有阻碍抑制作用,抗癌率达91.3%;对消化道疾病,亦有显著疗效。笔者通过多次试验,将猴头菇的治疗和保健作用,与普通饮酒有机融为一体,研制出了一种综合性保健酒。现将其制作方法,有效化学成份测定,质量指标等介绍如下: 1 工艺流程 猴头菇→加工→浸提→猴头浸液 无菌水 糖→加温净化→糖液 药材→加工→浸泡→药液→调配→杀菌→冷却→过滤→装瓶→杀菌→冷却→包装→入库 2 制作方法 2.1 药材有效成分的萃取 用浸渍法,将药材(黄芪、党参、白术)切片,晒干,称量,加入定量的高度酒基,浸泡10~20天,经纱布过滤,即得浓香的药材浸出液。 2.2 猴头菇浸出液的制取 用浸渍法,按配方称取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