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为了筛选出冬季绿墙应用表现较好的矾根品种,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在杭州地区调查收集的21个矾根品种进行冬季绿墙应用综合评价。选取叶观赏价值、冬季生长状况以及绿墙应用潜力等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矾根评价的3级15个指标,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21个矾根品种可分为4个等级,其中Ⅰ级(分值≥4.0)5种(草莓旋涡、花毯、力量之源、里奥、上海)、Ⅱ级(分值3.0~4.0)6种(黑曜石、梅子布丁、瑞福安、栖富浪芭、油麦果、玛玛雷都)、Ⅲ级(分值2.0~3.0)7种(朱根砂、黄金斑马、巴黎、芝加哥、日食、冰花、樱桃可乐)、Ⅳ级(分值≤2.0)3种(好莱坞、落日骑士、日出),并参考综合评价及各层次评价结果,结合矾根的观赏特性,推荐了杭州地区冬季绿墙应用中较适宜的矾根品种(草莓旋涡、花毯、力量之源、里奥、上海、黑曜石、梅子布丁、瑞福安、栖富浪芭、油麦果、玛玛雷都)。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对杭州花圃兰苑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兰苑植物景观的特色并提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手法相融合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兰溪市区内的公园、道路、山林、水体等绿地植物种类及城市绿地半自然环境下自然生长的地被景观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兰溪市城市绿地中有植物64科150种,裸子植物4科12种,藤本植物4种(不包含非人工种植的野生地被植物种类)。建成区主要公园绿地植被群落较为人工化,主要树种较为单一,可以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建成区主要的26条道路应用的绿化树种仅有8种;城市绿地中地被植物群落类型30种。存在城市绿地中植物种类丰富度不够,植物景观特色单一,乡土植物应用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于2012年7—9月,采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杭州西湖公园绿地中最常见的6种木兰科植物光合特性及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对其净同化量、固碳量、释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种木兰科植物,7月的净光合速率均大于9月;7月的固碳释氧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广玉兰>二乔玉兰>白玉兰>乐昌含笑>马褂木>含笑;9月的固碳释氧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广玉兰>乐昌含笑>马褂木>含笑>二乔玉兰>白玉兰;常绿植物的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固碳释氧能力、单株固碳释氧量均大于落叶植物。  相似文献   
6.
为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浙江省温州市六艺苑都市农业示范园为例,研究了示范园在温州市农业升级转型背景下,有效结合学生实践教育,兼顾社会经济效益的"农业-教育-经济"循环促进发展新模式。着重从规划布局及项目策划等方面入手,提出以优美的植物景观为基础,依据地区文化特色和服务对象心理需求,有机地将观光旅游、农业生产、示范推广、文化娱乐、科普教育及休闲度假等活动整合于自然环境中的规划理念,达到人文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对环杭州西湖4条道路的历史发展、道路形式及其行道树情况展开研究,基于每木调查法,对占行道树总数95%以上、合计1 986株二球悬铃木进行胸径、冠幅、株高、枝下高和健康程度等五项指标的测量,并比较分析不同道路间的差异。结果显示,胸径、冠幅和株高的平均大小基本呈现北山街>杨公堤>南山路>湖滨路,只有杨公堤的平均株高略大于北山街;湖滨路的平均枝下高最高,而后为杨公堤、南山路和北山街,健康程度同样为湖滨路最佳,南山路、杨公堤次之,北山街相对较差。除平均值外,还分析了五项指标在4条环湖道路上的梯度分布,总结得出环湖道路行道树整体生长情况良好。研究认为,环西湖道路行道树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树种单一、枝干杂乱和部分树池使用不当等,基于此提出相应改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浙江安吉人竹共生系统模式的构建及其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共生系统是生物学中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一种生存模式。安吉人竹共生系统是安吉人民与竹子之间长期共生共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其构建过程历经千年,逐渐演变形成当前完善的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安吉人竹共生系统模式具有动态性、适应性、珍稀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对于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