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正>新余市分宜县最南端的钤山镇防里村三面环山,二水分流,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据《分宜县志》记载,自唐朝以来,防里村出了进士19名、举人12名、拔贡6名、诸贡百余人,有祖孙进士、父子进士、兄弟进士、叔侄进士,其中欧阳玄、欧阳瑾官居正二品。防里村还是明朝权相严嵩之妻、一品夫人欧阳淑端的故乡。村里百年以上古樟有109株,千姿百态,星罗棋布,点缀村庄。其中300年树龄以上古樟43株,700年树龄以上5株。被村里人尊为风水林的田畴阁下畲有片1.3余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油茶花芽生长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油茶高效栽培提供参考,选择8年生‘长林53号’油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施肥试验,筛选最适油茶花芽分化及生长的施肥配比。施加的氮磷钾肥分别为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肥,其有效成分分别为有效氮(质量分数≥46.4%)、P2O5(质量分数≥12%)、K2O(质量分数≥51%)。结果表明:施加氮肥能显著促进花芽伸长,提高花芽分化率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量为N218.23g/株、P71.00g/株、K242.48g/株;在花芽生理分化期(前分化期),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花芽中ABA和ZR含量,ABA和ZR含量与花芽分化率显著正相关;在花芽形态分化期,施肥处理下AB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ZR、IAA和GA3含量呈现增加趋势,氮、磷、钾与多数形态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呈显著相关。施肥能促进花芽生长,并且通过影响花芽中内源激素含量来影响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3.
材料分析了联营速生丰产林间伐作业亏本的主要原因,阐述了按协议和按实物进行收益分成给林场林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就加快发展速生丰产林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江西大岗山地区麻栎天然林分植株种子产量和品质的自然变异特征,对区域内麻栎天然林结种特性、表型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麻栎天然林分植株单位面积接种量变异幅度在0.35~3.72kg/m~2;麻栎天然林分5个种实表型性状种径长、种径宽、平均种径、种径长/种径宽和种子单粒重在植株间均呈极显著差异;麻栎种子的形状可分为大种径椭圆形、大种径锥形、大种径扁圆型,中种径椭圆、中种径锥形和中种径扁圆型以及小种径椭圆形、小种径锥形和小种径扁圆形9种类型,大、中和小种径类型植株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7.50%、45.83%和16.67%。麻栎不同植株种子的单宁含量变异幅度最大,变异幅度在10.0g~99.9g/kg,变异系数达61%;而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变异幅度较小,变异幅度分别在354.90~596.00mg/kg和40.00~56.80mg/kg,变异系数分别为0.12和0.19。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岗山区果用麻栎优良种质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明不同地理种源野生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品质差异,揭示影响夏枯草药用成分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夏枯草种质资源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以10个分布在全国不同地理区域的夏枯草地理种源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地理种源夏枯草多糖和黄酮的含量差异,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多糖和黄酮含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利用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评价法筛选高品质地理种源。结果 不同地理种源夏枯草多糖和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多糖质量分数为70.45~120.39 mg·g-1,黄酮质量分数为34.40~59.04 mg·g-1,其中湖北宜昌种源多糖含量最高,广西桂林种源黄酮含量最高,质量分数分别达到120.39和59.04 mg·g-1。夏枯草中的多糖含量与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影响夏枯草多糖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经纬度和海拔,影响黄酮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经度、海拔、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长和年降水量。聚类分析将10个地理种源分为3类。广西桂林种源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综合品质最优。结论 不同地理种源夏枯草药用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环境因子对主要药用成分影响程度不同,筛选出的品质较佳地理种源及不同地理种源排名可为夏枯草种质资源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梳理制约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文中介绍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历程,综述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从良种繁育、栽培管理、加工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加大良种选育监管力度,限制认可度低的良种推广应用;建立良种基地动态评估和奖惩机制,加大育种资金投入;整改现有采穗圃,提高良种繁育单位准入门槛;扩大优良良种使用范围,加强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分地区细化高效栽培和低产林改造技术;建立高产示范基地和专家库,引导经营者科学经营;推进油茶全产业链机械化建设步伐,完善加工工艺;制定油茶产品质量标准,建立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公共品牌建设与宣传,提高消费者对油茶品牌认知度;组建油茶科技服务团队,完善油茶科技服务体系。期望通过这些建议能够助力我国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使油茶产业加速从千亿向万亿规模迈进。  相似文献   
8.
用泡桐无类菌原体苗木在江西分宜低山地造林,采用与杉木或湿地松混交种植方式,3年内泡桐长势良好,无丛枝病发生,杉木和湿地松生长也不受影响。由此可见该技术在南方北亚热带山地造林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分宜县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林业用地占国土面积的65%,人均林业用地是人均耕地的4.1倍,而集体林业用地与活立木蓄积分别占全县总量的83.1%和85.6%。有鉴于此,我县乘深化改革之东风,大力推动社会林业的发展。1 封山育林推向全社会成效显著全县有16个乡(镇、场)131个行?..  相似文献   
10.
油茶早实丰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江西省分宜县1997~2000年实施的国家林业局"跨世纪油茶高产稳产先导工程建设项目"和2002~2006年实施的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科技支撑项目"高效生态型油茶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对油茶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加快油茶早实丰产十大关键技术,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