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明确芝麻产量与施肥之间的关系,寻求最佳施肥配比,以汾芝二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3个施肥处理和1个对照,调查分析汾芝二号在各生长阶段形态学指标和生物量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处理下,处理1(N 150 kg/hm~2+P_2O_590 kg/hm2+K_2O 45 kg/hm2)对汾芝二号株高影响较为显著;施肥处理对芝麻叶面积与植株干物质均有显著的增加作用,但对芝麻叶片数影响不显著;施肥可以提高芝麻产量,并且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产量提高明显。综合研究表明,处理1(每公顷施N 150 kg,P_2O_590 kg,K_2O 45 kg)对汾芝二号产量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国内猪群是否存在新型仔猪先天性震颤及其病原,本试验对临床疑似仔猪先天性震颤病例进行剖检,观察组织脏器的病理变化;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瘟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2对引物,以典型震颤仔猪的病料RNA为模板,进行RT-PCR,并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用DNAStar和Mega 7.0软件对所测序列进行分析,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疑似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猪的组织脏器病理变化与猪瘟的病理变化相似,但无明显的脾脏梗死和淋巴结周边出血;从采集的病料中均扩增到与预期大小基本一致的条带;所测序列经BLAST比对,均为仔猪先天性震颤瘟病毒(APPV)的相应基因序列片段;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哺乳动物瘟病毒可分为两大进化分支,APPV为单独一分支,其他瘟病毒为另一分支,两分支的同源性低于70%;所测的NS2-3和NS5B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APPV相应序列同源性在76.9%~98.8%之间,表明本研究所测定的序列是APPV的基因组序列;测定的7条NS2-3基因序列之间的同源性在89.7%~94.8%之间,12条NS5B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在82.2%~100.0%之间。本试验首次证实国内猪群中存在新型仔猪先天性震颤病及其病原(APPV)。  相似文献   
3.
多视图子空间聚类旨在把一组多源数据按照其底层结构分到对应的子空间。现有的方法局限于只探究多视图之间的公共信息,或者只探究多视图之间的互补信息,容易造成聚类的关键信息缺失。提出一种基于离散指示矩阵优化的多视图子空间聚类的方法,用离散指示矩阵优化用于多视图聚类的邻接矩阵。算法考虑了多视图之间的互补信息,保证在不同视图下聚类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获得的邻接矩阵块状结构更明显,聚类的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状态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车能量管理和电池管理系统中,电池状态参数监测系统是保证其运行的重要基础。根据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充放电特性,基于Lab VIEW软件和GPIB总线通信方式,并结合相关硬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动力电池状态监测系统。系统实现了对动力电池的电压、电流、实时温度等动态信息的高精度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监测系统稳定,符合动力电池检测要求,提高了动力电池监测的便捷性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旨在建立检测仔猪先天性震颤瘟病毒(APPV)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APPV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以临床上表现典型震颤仔猪的淋巴结为材料,提取RNA,建立了RT-PCR方法,并进行敏感性、重复性和特异性试验,对其扩增产物测序比对分析;利用该方法,对临床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典型震颤仔猪的淋巴结中均扩增到与预期大小有一致的片段,经测序比对,扩增片段序列与APPV相应片段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9%以上;该方法只能扩增出APPV片段,而其他几种常见猪病毒均为阴性,3次重复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可检测最低cDNA浓度为184.11ng/μL;对临床病料检测,典型病例的检出率达100%。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敏感性等优点,可用于临床APPV引起的仔猪先天性震颤早期检测、病毒鉴定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