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山区小水窖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之为"爱民工程"、"德政工程",水窖工程的发展使山区水源有了保障,农民可以充分利用水窖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致富步伐,有效的解决了山区饮水及抗旱问题,农民劳动力可全部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可大大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是一项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2.
以银桂品种群中选育的紫桂为试验材料,研究嫁接方式对嫁接成活率及其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紫桂秋季嫁接采用枝腹接和全包芽接的效果较好,嫁接成活率达87.8%~88.30%;不同嫁接方式的紫桂成活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枝腹接紫桂的新梢粗分别比劈接、切接、全包芽接高49.32%、41.55%、57.97%。枝腹接紫桂的新梢长与其他3种嫁接方式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全包芽接和劈接之间达极显著水平。枝腹接紫桂的新梢长分别比劈接、切接、全包芽接高478.40%、335.25%、256.03%,全包芽接的比劈接的高62.46%。  相似文献   
3.
通过选择 3种不同栽培密度及 4种ABT增产灵浓度喷施试验结果表明 ,密度为 32株 /亩的柰李果园盛花期喷施 75mg/L的ABT增产灵对单位冠幅面积的产量及产值影响 ,经双因素方差分析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湘潭市选择一般经营水平的毛竹林,设置固定标准地50块,调查新竹产量和立竹笋前密度,建立新竹产量与立竹密度的二次抛物线函数模型,结果表明:抛物线拐点区域170~190株/667 m2为湘潭市一般经营水平下毛竹林的合理立竹密度。  相似文献   
5.
对黄甜竹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甜竹发笋期从4月中旬开始至5月上旬止,持续时间约25 d,出笋规律呈偏右正态分布。黄甜竹平均成竹率为61.36%,发笋前期和盛期成竹率相当。幼竹高生长历时45 d,高生长总量可达7~8 m。  相似文献   
6.
南方丘陵区马尾松次生植被小气候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南方丘陵区马尾松次生植被恢复过程中3种不同类型典型植被的森林小气候观测,结果表明,在高温干旱季节,马尾松阔叶混交林比马尾松纯林,马尾松纯林比灌木草本类型有着良好的,对林木生长有利的,并且相对稳定的水,光,气、热生态小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水淹和干旱条件下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时间内,水淹促进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而干旱胁迫可严重抑制植株的生长,表现为15 d的水分胁迫试验中,水淹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光下可变荧光与光下最大荧光的比值Fv'/Fm’、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净光合速率NPR增加,最小荧光值Fo下降,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之比值Fv/Fm变化不大;而干旱胁迫植物的叶绿素含量、Fv'/Fm'、Fv/Fm、ETR、qP和NPR下降,Fo值上升,处理15 d后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择竹林结构及立地条件相似的地点设置样地进行覆盖增温试验,对引种黄甜竹覆盖增温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增温措施对引种黄甜竹增产效果明显,竹林发笋时间延长35.29%,出笋数量提高40.89%,竹笋毛重提高25.27%,竹笋可食部分重量提高23.75%,可食部分长度增加3.76%。  相似文献   
9.
通过使用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柰李进行保花保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柰李盛花期喷施75mg/LABT增产灵对柰李的座果率、产量和三径平均值,经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测验(α=0.05),与对照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在柰李盛花期喷施75mg/L“九二0”能显著提高柰李座果率,增产效果较明显,但平均单果重和三径平均值均较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花榈木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愈伤组织产生条件进行研究,发现以花榈木或红豆树为砧木,以花榈木当年生枝条为接穗,在春季4月花榈木萌动之前,运用H形撕皮枝接法嫁接,成活率在90%以上;采用锡箔纸捆绑固定接穗处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