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四子王旗景观格局演变与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S和GIS的空间分析技术,通过提取分析四子王旗两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现地调查,对区域景观格局演变和沙化土地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08年5a间,景观类型和沙化土地类型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林地景观面积明显增加,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明显减少,林地面积增加了41 361hm2,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减少了14 561、9 427hm2和19 307hm2;沙化土地5a间减少了664hm2,其中半固定沙地减少了261hm2,固定沙地增加了322hm2,露沙地减少了512hm2,沙化耕地减少了153hm2,风蚀劣地减少了60hm2。分析认为近年来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区域景观演变和沙化土地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强风蚀区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强风蚀区是形成沙尘天气的主要区域,本文依据各风蚀区风速的大小、走向,自然地理条件,沙化土地现状及分布特点,将我国北方沙区分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缘、天山东段—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柴达木盆地西段、河西走廊—阿拉善、鄂尔多斯—乌拉特、浑善达克沙地东北部、内蒙古东部七个强风蚀区。同时从沙化土地、降水量、风速及大风日数、沙尘天气的发生等方面对强风蚀区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简要介绍蓟县地理位置、气候、植物等概况的基础上,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保障当地和天津市饮用水安全等方面对蓟县林业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国荒漠化土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产出途径、存在问题以及与国外信息共享现状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进一步盘活现有信息资源、培育和发展市场、加强信息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分类管理、制定合理的取费政策以及防范网络安全问题等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北部干旱草原区包括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北部的7个旗县,总土地面积175613km^2,该区气候寒旱,沙化严重,生态脆弱。2000年工程紧急启动,规划在建设期内治理面积356.41万hm^2,通过造林种草、围栏封育等生物治理措施建成了大量的人工植被,每年有相当数量的植物产品产出和饲养牲畜出栏,具备了产业化经营的规模。2010年工程结束后,要想保住和壮大建设成果,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走发展沙产业的道路。本文对该区域的可利用资源优势及其附属产品产出进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了沙产业发展的思路和行为预案,以供当地政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制的微型蒸发器观测了山西偏关县藻类结皮覆盖土壤和无结皮土壤的蒸发过程,对土壤的蒸发强度、累积蒸发量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藻类结皮对土壤蒸发过程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机理不是简单的"促进"或"抑制",而是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藻类结皮覆盖土壤的蒸发能力明显高于无结皮土壤,当土壤逐渐变干时,结皮封闭了土壤表面,并将水分束缚在土壤中,有效降低了土壤蒸发能力。藻类结皮对雨后土壤蒸发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降雨发生后的前期阶段,结皮覆盖土壤的蒸发量明显高于无结皮土壤,而后期阶段,结皮覆盖土壤的蒸发量低于无结皮土壤。  相似文献   
7.
建立与《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内容含义一致,为我国荒漠化监测服务的荒漠化土地分类系统。对我国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植被退化、盐渍化等土地退化过程及其地表形态类型作出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荒漠化土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产出途径、存在问题以及国内外信息共享现状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盘活现有信息资源、培育和发展市场、加强信息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分类管理、制定合理的取费政策以及防范网络安全问题等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林业基础设施、林业建设经验、文化底蕴、生态旅游、政府对林业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对蓟县林业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既对有利条件进行了分析,也对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林业建设中的用地短缺、资金不足、造林难度越来越大以及生态修复任务繁重等影响蓟县林业发展的制约因子进行了分析,最终确立了蓟县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