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是一种严重危害果蔬的检疫性害虫,其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危害严重,难以控制。农药的过量使用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发展绿色防控技术成为果蔬安全生产的必然需求。本文主要针对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讨论展望了持续控制桔小实蝇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安全、有效防控桔小实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防治桔小实蝇的微生物杀虫剂,本研究对桔小实蝇死亡成虫虫体上的一株真菌,进行单孢分离和培养,经鉴定该菌株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利用浸泡法及蘸粉法分别测定了黄曲霉对桔小实蝇蛹的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浸泡法中孢悬液处理桔小实蝇蛹,蛹的感染率随孢子浓度增加而增大,蛹的羽化率随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蘸粉法对桔小实蝇蛹的感染率可达 100%,显著高于高浓度孢悬液(1.0×108个 /mL)浸泡法对蛹的感染率,而在成虫羽化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感染速率方面,添加 0.1%吐温-80 在前 24 h 会减缓侵染速度,各处理均在 48 h 之前侵染速率达到最快,在 72 h 侵染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可为桔小实蝇生防菌的有效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性诱剂诱捕监测及田间调查,明确了山东地区确有三点棍腹实蝇的发生,且发生地区较多,包括菏泽、枣庄、临沂、淄博、潍坊、青岛等.但不同地区发生的种群数量不同.其中,菏泽、枣庄、临沂等地种群数量较大,其他地区种群数量较小.初步分析了其在山东境内的可能发生分布区域、种群动态及发生规律等,并明确了下一步研究方向重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饲毒时美国白蛾幼虫虫龄和饲毒剂量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青岛分离株产量的影响,从而探寻HcNPV室内大量增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虫龄、剂量以及虫龄和剂量的组合对单头幼虫的HcNPV产量、幼虫死亡率以及病毒总产量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在室内大量增殖HcNPV时,以1.48×106 OBs/头的饲毒剂量饲喂5龄和6龄幼虫均可以获得最高的病毒产量,百头幼虫的病毒总产量分别达到1.55×1011 OBs和1.50×1011 OBs。  相似文献   
5.
信息素迷向法规模化防治梨小食心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和桃树上一种重要的蛀食性害虫,为了推动果园害虫的无公害防治,2010年在山东省莱阳市的桃园和梨园应用信息素散发器对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迷向防治研究。在应用信息素散发器的桃园与梨园中,梨小食心虫发生数量明显低于对照园,使用密度增加,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降低,迷向率增加。每公顷施用信息素散发器450、900、1350根的桃园,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分别为67.80%、80.14%、89.29%,而梨园中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分别为84.17%、93.41%、98.17%。桃园与梨园施用信息素散发器后,梨小食心虫的蛀果率明显低于对照园,桃园与梨园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分别在40.34%~73.57%和54.24%~92.38%之间。研究表明,梨园中信息素散发器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高于桃园。  相似文献   
6.
转单价及双价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发生动态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转单价及双价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转单价及双价基因抗虫棉的棉叶、蕾、铃被害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棉,抗虫棉田第2代、3代棉铃虫幼虫发生数量均很少,第4代虽有一定数量发生但低于常规棉棉田。第2代、3代和4代棉铃虫发生期间,转单价及双价基因抗虫棉田其幼虫平均数量及棉叶、蕾、铃被害率均未达显著差异水平,表明在田间转单价与双价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小型昆虫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这些小型昆虫可溶性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改进的复合银染法在蛋白质检测中具有效果好、简单快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对合欢天牛在合欢树上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荧光增白剂和增效蛋白对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体和活体处理粘虫幼虫围食膜后,通过SDS-PAGE分析其围食膜蛋白条带的变化、观察其形态学特征、生物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荧光增白剂FB28和棉铃虫颗粒体病毒增效蛋白(En-Ha)对粘虫幼虫围食膜的破坏作用及其对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MsNPV)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FB28离体处理围食膜能够解离大部分围食膜蛋白,幼虫摄取含有l?28的饲料4 h后,围食膜破裂.呈现出蓝色的荧光,高分子量蛋白条带消失.En-Ha离体处理围食膜,能够降解高分子量蛋白,出现高分子量蛋白条带消失,低分子量蛋白条带出现的现象;幼虫摄取含有9 ug/mL En-Ha饲料7 h后,围食膜极易断裂,高分子量蛋白条带消失.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实验后,FB28和En-Ha处理的幼虫围食膜都能够恢复正常,其破坏作用是短暂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FB28和En-Ha均能够通过破坏围食膜完整性提高MsNPV的感染率,使IC50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不同苹果品种漆酶基因在抗苹果绵蚜过程中的差异表达模式,探索原核表达苹果漆酶蛋白的方法与条件。【方法】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抗蚜品种新红星(Starkrimson)、小国光(Ralls Genet)与感蚜品种红富士(Red Fuji)3个苹果品种被苹果绵蚜为害0 h、12 h、5 d后漆酶基因的表达模式,筛选抗蚜候选漆酶基因;选择pET-28a(+)、pET-32a(+)、pGEX-TEV、pHAT2 4种载体,对4个漆酶基因MdLac23、MdLac6、MdLac7、MdLac2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Blot验证,镍柱亲和层析纯化,以ABTS为底物分析其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苹果品种被害12 h、5 d后,苹果枝条中漆酶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27个。不同苹果品种的漆酶基因表达模式存在差异,抗蚜品种新红星及小国光漆酶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表达居多,感蚜品种红富士下调表达居多,新红星12个基因上调表达,无下调表达基因;小国光9个基因上调表达,3个基因下调表达;红富士10个基因下调表达,4个基因上调表达。其中新红星特有的上调表达基因数量为6个,小国光特有的上调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