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3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野生东北虎腕部截肢手术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野生东北虎性情暴躁凶恶。很难接近诊治。现将我们所做的野生东北虎截肢手术报道如下: 该虎成年、雌性、体重115公斤。于84年冬该虎的左前肢腕关节下方掌部被大型夹子挟住。时隔三日运到延吉市公园求治。  相似文献   
2.
<正> 病史 长白山某县利用一种特制的大型夹子捕捉山上的东北虎将腿夹住,使虎既不能捕食,又不能自由活动。经上级批准,此虎被安全捕捉。由于该虎性情凶猛、无法接近捕捉,在捕捉人员坐在小卧车上,离虎近5米左右,打了麻醉枪。在麻醉情况下,安全捕捉后搬运到延吉市公园。该虎成年,雌性,体重115公斤左右、体长123厘米、体高82厘米,尾长93  相似文献   
3.
三峡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三峡地区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区,这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角度出发,利用RS和GIS技术,阐明了20世纪最后10年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在数量、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得出以下结论:(1)10年间除建设用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都呈现出不同程度衰减;(2)建设用地以高速增长,增幅达21528.09hm^2;(3)耕地减少的幅度较大,达18399.29hm^2,主要转变为建设用地;且减少的耕地多为位置相对优越,产量较高的优质良田;(4)林地面积总趋势是减少,主要转变为草地、旱地和建设用地,其中有林地减少的幅度较大,达7411.93hm^2;(5)草地的面积总体增加,主要源自于林地和旱地的变化;(6)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分为3个主导因子变化区域:耕地-城镇型、林灌-耕地型和复合型;(7)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经济因素、人口压力、宏观政策及三峡工程4个方面,这4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共同影响库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查及摸清公园观赏动物的寄生虫感染情况,我们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至一九七九年六月为止,对延吉市公园三个目十科二十种七十八只哺乳动物和十二只鸟类进行了寄生虫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用几种药物混合进行了驱虫试验,现将其调查、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大宁河流域坡度与坡向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通过解译同源不同时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应用GIS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分析,阐述了大宁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随坡度和坡向的分布规律以及坡度和坡向的变化对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的影响,分析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对流域内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正向和负向的驱动力作用。研究表明,大宁河流域内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坡度较低的区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正向较陡坡区域发展,陡坡耕地和极陡坡耕地在流域内分布过多,森林面积分布过少,从而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国外荚蒾属9个树种的形态特征、生长适应性与物候期进行了研究,通过测量、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用Logistic方程对9个树种的年生长高度和年生长冠径的规律进行了拟合。Logistic方程能合理地表达9个国外荚蒾属观赏树种的苗高年和冠幅年生长动态,相关系数均为0.99以上。9个树种的年生长期可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7.
高程与坡度对巫山县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叠加、矢量数据之间的叠加以及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相互转换的方法,研究了高程和坡度对巫山县近15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分析了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随高程与坡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引起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