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实时荧光RT-PCR技术研究了CdCl2胁迫下不同时间点柽柳根、茎、叶中eIF1A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该基因受CdCl2胁迫诱导明显,可能参与柽柳的CdCl2胁迫应答。进一步对转柽柳eIF1A基因的T2代烟草进行CdCl2胁迫,测定各转基因株系及野生型烟草的MDA、POD、SOD、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各项抗逆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柽柳eIF1A基因具有提高烟草的耐CdCl2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过火面积最大、火灾损失最重、社会影响最深远的重特大森林火灾,简称“五·六”大火。本文按照火特征(可燃物积累、气候气象条件、人类点火活动)的角度,复盘1987年春“五·六”大火的发生条件,分析大火迅速蔓延、持续时间长、灾害损失大的原因。同时梳理当时火灾应急响应与处置过程及其中暴露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为未来防范此类灾害型森林大火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森林火灾呈现爆发态势,其发生频率与强度均增加。随着森林火灾进入到新的火灾周期,各国的应急救援压力也随之增大。2017年和2023年智利经历了全球关注的大火巨灾。我们分析了智利森林火灾特征、趋势以及大火巨灾下的应急救援体系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985—2022年间,智利森林火灾次数与面积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火灾主要发生在10月至次年4月;火灾集中分布在智利的中南部地区的人工林与灌木林;智利火灾的分布与人口密度高度相关,主要受人为活动、可燃物状态和气候条件影响。智利应急救援体系具有组织完善、响应快速、信息共享,以及全民参与等特点。本文通过总结智利森林火灾的基本情况和智利大火巨灾下的应急救援经验,以期为我国森林防灭火工作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白桦不同杂交组合三倍体子代当年生苗木生长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选择白桦三倍体杂种子代的优良杂交双亲和杂交组合,以4株中国白桦四倍体(Q14、Q19、Q33和Q34)为母本,5株杂种二倍体(M1、M2、M3、M4和M5)为父本,按测交系交配设计获得了20个杂交组合的白桦三倍体苗木,对各杂交组合三倍体子代的苗高和地径进行方差分析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白桦三倍体家系间的苗高和地径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苗高和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根据白桦各三倍体家系的生长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初步选择Q19和Q34为优良四倍体母本,M1和M2为优良二倍体父本,Q34×M2和Q34×M1为优良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5.
柽柳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柽柳(Tamarix hispida)cDNA文库中分离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ThGAPDH)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1294bp。其中:5′非翻译区84bp,3′非翻译区184bp,开放阅读框1206bp,编码含34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7200,理论等电点(pI)为6.97。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刚毛柽柳在PEG、NaCl、NaHCO3及CdCl2胁迫下不同时间该基因ThGAPDH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PEG、NaCl及CdCl2处理均能诱导ThGAPDH基因在根中的表达而抑制其在茎和叶中的表达,而NaHCO3处理均能诱导该基因在根、茎、叶中的表达。基因ThGAPDH的cDNA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GQ478708。  相似文献   
6.
以丰林自然保护区臭冷杉为样本,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建立了不同海拔3个臭冷杉树轮宽度年表,并分析其与该区温度、降水及大尺度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丰林自然保护区臭冷杉的径向生长主要受温度制约,与降水相关性较弱。3个臭冷杉年表均与当年生长季的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显著负相关(P0.01),与当年3月降水量显著负相关 (P0.05)。不同海拔臭冷杉径向生长对温度、降水的响应存在差异,高海拔谷地和坡上臭冷杉受气候(温度、降水)影响明显强于低海拔臭冷杉。丰林自然保护区臭冷杉径向生长与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 AM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的相关分析表明,该区臭冷杉径向生长还可能与大尺度气候变化存在联系,AMO对低海拔臭冷杉生长影响较大,而PDO对高海拔臭冷杉影响更强。小兴安岭谷地臭冷杉衰退可能与AMO、PDO的相位转变存在一定关联,AMO和PDO影响小兴安岭地区温度、降水,改变了山谷地带的水分可利用性。大尺度气候变化导致本区最低温度显著升高,树木光合作用下降,呼吸作用加强,又促使这一现象加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