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通过单因变量两因素重复试验,以毛竹竹篾和桦木单板为原料,使用酚醛树脂胶黏剂压制竹木复合层积材,分析热压压力及板材密度对竹木复合层积材顺纹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竹木复合层积材的微观构造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试验选定因素水平范围内,热压压力和板材密度对竹木复合层积材顺纹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板材顺纹抗压强度随热压压力的升高先增大而后减小,且各水平间差异显著;不同密度对板材顺纹抗压强度的影响差异显著,板材的顺纹抗压强度随板材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其他工艺参数相对不变的情况下,热压压力与板材密度的交互作用对板材顺纹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无显著的影响.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热压压力升至一定水平,板材内部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不同条件下5种室外人造板吸水率试验,结果表明:室外竹质人造板的耐水性优于室外木质人造板,水的温度、浸渍时间对板材吸水率影响最大,温度增高、浸渍时间延长,吸水率增大,浸渍时间应不低于72h;水的pH值对板材吸水率影响不大且不呈现规律性,pH值在6或7时吸水率最大;板材厚度小时吸水率较大,厚度增大时吸水率相对偏小并趋于平稳;试件尺寸越大,吸水率越小.  相似文献   
3.
以刨切薄竹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对刨切薄竹用于贴面刨花板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涂胶量135 g·m-2,热压压力为0.8 MPa,热压温度90℃,热压时间4.0 min时,刨切薄竹贴面刨花板的效果较佳,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4.
酚醛树脂浸渍处理对杉木单板层积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浸渍处理杉木单板,探讨了浸渍处理工艺对其增重率和单板层积材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加压条件下,增重率均随浸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增重率的增大,板材密度逐渐增大,吸水厚度膨胀率(TS)逐渐降低,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先增大后减小.干增重率52.5%时,MOR和MOE达到最大,分别为51.19MPa和10 886MPa,MOR达到了GB/T 20241-2006《单板层积材》120E优级,MOE达到了100E级.鉴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建议采用浸胶法生产杉木单板层积材时,干增重率控制在50%左右,湿增重率控制在160%左右.  相似文献   
5.
以自制低分子量酚醛树脂为胶黏剂,采用热压工艺对杉木单板进行密实化试验,研究干燥温度、压缩率、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密实型杉木单板层积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率对层积材力学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干燥温度、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随着压缩率和热压温度的提高,板材的MOE、MOR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干燥温度的提升和热压时间的延长,板材的MOE、MOR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综合考虑,确定密实型杉木单板层积材的最佳热压工艺为:干燥温度60℃、压缩率35%、热压温度145℃、热压时间1.0 min/mm,在此热压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板材,其MOE和MOR分别达到了GB/T 20241-2006《单板层积材》120E级和180E优级.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取自竹青和竹黄两部分试件的动态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和化学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取自竹青部位和竹黄部位试材的贮存模量都有降低趋势,但在相同的测量方式下取自竹青部分试件的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皆大于取自竹黄部分的试件,在温度超过160℃后,各试材的损耗角正切值都急剧增加;红外吸收光谱图发现取自竹青部分试件的羟基吸收峰强度和羰基吸收峰的强度都明显低于取自竹黄部分的试件。  相似文献   
7.
DMA技术在木材科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动态力学实验研究及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在木材科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我国室外人造板产品发展概况及重要性能检测,从区域、性能检测和人造板种类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对室外人造板重要性能的相关检测标准,阐述了我国现有室外人造板标准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室外人造板产品的较为系统的检测方法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