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42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8篇
  44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200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陈年六堡茶的调脂保肝功效,比较分析了不同年代六堡茶的主要化学物质的差异,再以高脂高糖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并用选定的陈年六堡茶水提物灌胃小鼠,观察小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陈化15年茶样被选为陈年六堡茶的代表,用于后续试验。与模型组相比,陈年六堡茶尤其中高剂量条件下能有效减轻高脂血症小鼠体重、肝重和降低肝系数,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降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改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状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脏和脂肪组织病理切片显示,陈年六堡茶能明显减少肝细胞中脂滴的形成和抑制脂肪细胞膨大,呈剂量依赖关系。综上表明,陈年六堡茶在正常剂量条件下能有效改善因高脂高糖饮食所致的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2.
紫花油豆角以其规模大、产量高、品质好享誉省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紫花油豆角以其营养性、适口性、保健性、特味性成为消费者公认的绿色蔬菜品种,被誉为"餐桌皇后".  相似文献   
3.
禽痘病毒表达载体是已构建表达外源基因的病毒载体中的一种,它在表达外源基因上具有明显的优势:(1)它的基因组结构庞大,能耐受较大的外源基因(25~35kb)在其基因组的不同位点插入。(2)严格的胞浆内复制,避免了病毒基因重组入宿主细胞染色体的可能性。且禽痘病毒的宿主范围较窄,仅感染禽类,在哺乳动物体内仅产生一过性感染,安全性较高。(3)表达产物(蛋白质)在翻译后的加工修饰过程与体内极为相似,因此活性高。且保留了相应的抗原性、免疫原性。基于这些特点,使得禽痘病毒载体不仅可作为禽源疫苗,而且还可作为哺乳动物乃至人类的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正> 广丰县位于赣东北边缘,东接浙江省,南邻福建省,西靠上饶,北毗玉山县。该县属丘陵山区,境内受仙霞岭支脉和武夷山脉支配,群山环绕,峰峦起伏,地势高峻。面积1377.79平方公里,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  相似文献   
5.
猪圆环病毒(PCV)为一种圆形小颗粒病毒,属于环病毒科,PCV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70℃时可以存活15min,56℃不能将其灭活。PCV以滚环方式复制,PCV抗血清不能抑制细小病毒(PPV)的红细胞凝集.PCV1与PCV2基本上没有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四种碳源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淀粉为碳源,虎奶薅菌蛋白质的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和营养指数分别为11.63、69.80、64.40和9.98,均居四种参试碳源的第一位;氨基酸评分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分别为14.55和12.45,均居四种参试碳源的第二位,这些结果证实,以玉米淀粉为碳源,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姬松茸与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的RAPD扩增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4个姬松茸菌株和2个双孢蘑菇菌株为材料,用20个随机引物对它们进行RAPD扩增,通过对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的估算和系统聚类分析,构建姬松茸和双孢蘑菇遗传相关树状聚类图谱,结果表明,进行RAPD扩增的20个随机引物中,有12个能产生三种带型,当遗传相似系数升至0.8713时,这6个菌株被分为3类,第一类为菌株18和26,第二类为菌株13和12,第三类为菌株33和45。  相似文献   
8.
9.
为探讨不同精粗比日粮对海南黑山羊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身体健康体重约10kg生长期海南黑山羊30只,随机分为6组,分为对照组CK(精料、粗料分开饲喂,精粗比50∶50)、全混合日粮组(40∶60,45∶55,50∶50,55∶45,60∶40),每组5只羊,试验期30d。结果显示,饲喂全混合日粮可以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总增重,降低料重比(P0.05),对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精粗比40∶60处理组,平均日增重、总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不同处理试验羊血液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液总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葡萄糖含量有不同的影响(P0.05)。饲喂全混合日粮提高了纯收入、投入产出比,精粗比40∶60处理组经济效益最好。综合考虑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经济效益,海南黑山羊饲喂全混合日粮优于精料、粗饲料分开饲喂,精粗比为40∶60的全混合日粮时,生长性能、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
旨在克隆获得牦牛StAR基因编码序列(CD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mRNA组织表达特性。本研究以屠宰场采集的成年母牦牛心、肝、脾、肺、肾、卵巢、输卵管、子宫组织(n=5),不同年龄(胎牛、1岁、2岁)牦牛的卵巢(n=3),不同发情周期(卵泡期、黄体期)的牦牛卵巢(n=3),黄体期黄牛的卵巢(n=3)及实验室冻存的牦牛颗粒细胞为研究材料。以牦牛黄体期卵巢cDNA为模板,用逆转录PCR克隆StAR基因,并使用MEGA7.0和ExPASy-ProtParam等软件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牦牛StAR基因组织表达特性。结果发现,StAR基因CDS区长858 bp,编码285个氨基酸,StAR蛋白总体带正电荷,属于碱性亲水稳定蛋白,无跨膜结构及信号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 StAR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符合物种进化规律。牦牛StAR基因在卵巢表达水平最高(P<0.01),且2岁时卵巢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胎牛和1岁龄(P<0.01),黄体期卵巢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卵泡期(P<0.01);黄体期黄牛卵巢中StAR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牦牛(P<0.01);在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过程中StAR基因表达量逐渐上升,在培养24 h时达到高峰(P<0.01),随后显著降低。综上所述,StAR基因序列较为保守,在牦牛卵巢组织中表达最高,且表达水平随年龄与卵巢周期而变化,提示StAR基因可能参与牦牛卵巢及黄体功能相关的繁殖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