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林业   5篇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库布齐沙漠风沙危害及其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布齐沙漠地貌地形复杂,风沙危害十分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根据多年治理实践归纳总结出的防风固沙、恢复植被的实用技术,如“前挡后拉”、“旱柳高杆造林”、“封沙育林育草措施”、“飞播造林恢复植被法”等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植被建设模式,具有典型性和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沙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及沙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的研究,多年的研究和探讨已经创建了不同类型区的治理与开发模式。本文就沙漠及沙地开发模式,即沙产业建立模式进行归纳和探讨,拟利用新的沙产业途径进而补偿这些地区农牧业生产的不足,缓减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环境压力,促进沙漠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生态建设与优良植物种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调查了解我区生态环境恶化实际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西部地区搞好生态建设的重要技术措施是必须选择适合不同自然条件生长和发育的优良植物品种。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适合鄂尔多斯地区生长的乔灌草优良植物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北沙柳株型MAS体系实现高效定向育种。[方法]以不同株型北沙柳作为研究材料,构建预测群体、训练群体及验证群体。采用RNA-seq与RT-qPCR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测序结果中FPKM值与北沙柳冠高比的相关系数作为预测值,并在大群体和不同时间采样群体中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基因组合法筛选与株型相关的最佳基因组合,探讨了北沙柳株型候选基因挖掘技术。[结果]冠高比是体现株型性状较理想的特征值。RNA-seq结果中不同基因的预测值不同,预测值的变化范围是0.0~0.9。目标基因(选择已验证与分枝有关SpsLAZY1b、SpsTAC2基因,与调控株型有关的差异基因ZFP4、TB1、SPA2、ABF2、PYL1以及预测值较大的ATX1、FHY1、RFK1基因作为目标基因)表达量与冠高比的相关性在预测群体、训练群体以及验证群体中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ATX1、FHY1、RFK1在训练群体和验证群体中相关系数较高。按照“基因个数最少,相关系数最高”的原则,选择(ATX1+FHY1)为鉴别北沙柳株型的最佳基因组合。[结论]可利用RNA-seq结果筛选北沙柳株型候选基因,基因表达量与目标性状相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苗条浸泡 在库布齐沙漠治沙造林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可浸泡的树种包括:旱柳、柽柳、沙柳以及各种杨树苗木。浸泡时间:旱柳、各种杨树7-10天,沙柳、柽柳5-7天。  相似文献   
6.
灌溉新技术     
灌溉新技术雾气灌溉秘鲁的专家们把一些大型尼龙编织网垂直挂在常年笼罩在帕萨马约沙荒区的雾气中,以吸聚雾气使其变为雾水流入蓄水池用于灌溉。他们用这种方法已成功地在沙荒地种植了作物和树木。无污染灌溉澳大利亚研制成功一种新的农田灌溉系统。它的供水方法是将滴水...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北沙柳株型分子辅助育种体系实现高效定向育种,采用水培群体转录组测序与野外训练群体定量PCR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RNA-Seq分析中的基因表达量(FPKM值)与冠高比(株型特征值)的相关系数作为预测值,探讨北沙柳株型相关候选基因挖掘技术。结果表明,北沙柳冠高比与FPKM值间存在相关性,在水培预测群体和野外训练群体中保持基本一致的趋势。文献中已报道的株型(或者分枝)相关基因(TAC2、LAZY1b、ZFP4、TB1、SPA2、ABF2和PYL1)的预测值在0~0.6,ATX1、RFK1和FHY1基因(未报道与株型相关)的预测值较高(0.6~1.0),按照“基因个数最少,相关系数最高”的原则,选择双基因组合ATX1+FHY1作为鉴别北沙柳株形的基因。将形态学、转录组学作为一个整体来挖掘株型性状相关基因是本研究特色,研究结果也可为其他植物、其他性状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库布齐沙地人工林滴灌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以及其与土壤分形特征的关系,以期为人工林滴灌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激光粒度衍射法测得土壤粒径分布并计算单重及多重分形维数,通过大田试验明确灌水及水分再分布过程湿润锋动态变化规律,并采用通径和冗余分析等手段探究湿润锋运移与分形特征的联系。【结果】1)库布齐沙地滴灌人工林湿润锋水平及垂向运移可分别用对数函数(R2=0.941~0.990)和幂函数(R2=0.958~0.996)描述;2)砂粒含量高于70%、黏粒低于2.5%土壤条件下,利用粉粒、黏粒含量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能较好地计算停灌后二维水分运移距离(R2=0.839~1.0),但对停灌前适用性较差(R2=0.243~0.403);3)单重分形维数D和信息维数D1、信息维数/容量维数D1/D0、关联维数D2均与砂粉比呈负相关,而滴灌形成的湿润体体积与砂粉比正相关,且D较D0、D1、D1/D0、D2更能解释土壤砂粉比差异对湿润锋运移的影响。【结论】滴灌下人工林水分运移满足函数定量关系,砂粒占比高于70%且黏粒低于2.5%时,土壤质地越粗则湿润体体积越大,可在灌溉策略制定时进行土壤粒径分析,节约决策成本。与库布齐沙地相似环境条件下,滴灌时长6h流量3.0L.h-1时,速生杨和榆树林在停灌后48h需启动下次灌溉,沙柳和旱柳林则不需要。  相似文献   
9.
以砂土下进行地表滴灌的沙柳、速生杨、旱柳和榆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粒径检测激光分析仪进行土壤质地分析得到各土样粒径分布情况,通过HYDRUS-2D/3D数值模拟研究灌水及水分再分布过程中压力水头和含水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库布齐沙漠北部边缘地区人工林立地土壤中砂粒含量高于70%且黏粒含量低于2.5%,属典型砂质土壤。滴灌流量为3.0 L/h,时长为6 h时,各类人工林根深范围内土壤均能达到饱和含水量,能满足人工林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