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桐庐县定向封山育林技术措施及成效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庐县采取分阶段规划,稳步推进定向封山育林,采用人工造林、无林地封育、伐针留阔人工促进、定株抚育间伐封育类型4种主要模式进行定向封育。经过20多年的定向封育,林分质量得到改善,林分的活立木株数比人工造林(补植)增加近50%,针叶林封育可使蓄积量增长33.7%。同时封山育林有利于形成丰富多样的森林植被类型,改善林分结构,增加地表的有机质,从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效益监测和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生态环境效益监测和分析的理论基础和计量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具体叙述了浙江省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计量体系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文成县石垟林场的柳杉与杉木混交林,林分结构稳定;每公顷蓄积量,28年生以上的混交林比杉木纯林增产39.7—100.2米~3,比柳杉纯林平均增产10.4米~3;增强了林分的抗灾害性天气和虫害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封山育林区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壳斗科类优势木和立地因子相关的分析,首先依据标准样地壳斗科类优势木的解析数据求解出树高和龄阶的导向曲线,依据标准差编制出壳斗科类阔叶林立地指数表,然后建立数量化理论数学模型,将定性的立地因子与定量立地指数建立多元回归关系,以此来评价和分析不同立地条件通过封山育林培育以壳斗科类为主的阔叶林预计能达到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首先编制出立地指数表,然后建立数量化理论(Ⅰ)数学模型和求出得分表,并分别对它们进行多种检验,精度符合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主导因子量相似的地段归类合并的原则,把石垟林场柳杉人工林立地划出下部坡重山腐殖质厚层类型,中部坡重山腐殖质中等厚度类型和上部坡敞山腐殖质中等厚度类型等3个立地类型。它们分别处在标准年龄20年生时的11,13,15m级范围。  相似文献   
6.
针对枯死松木加剧趋势,采取营林技术为基础,及时清理被松褐天牛为害或风折等因素致死的松木。通过三年的枯死木清理,使松褐天牛虫口密度下降2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