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泡桐腐烂病在山东、河南等省发生严重。病原菌为Valsapaulowniae Miyabe etHemmi,菌落生长最适温25℃,在0~3℃仍能生长。对碳源利用以麦芽糖及蔗糖为好,氮源以蛋白胨及牛肉膏为好。pH 范围2~4;菌落生长过程中分泌酸。分生孢子与子囊孢子在25℃、有丰富营养与空气及相对湿度100%条件下最易发芽;在0~5℃仍能发芽。以分生孢子出现机率大。伤口侵入,潜育期半月至4个多月,孢子全年可由风雨等传播,侵染期在9月至翌年4月,发病期为10月底至翌年4月下旬,孢子及菌丝在病斑内越冬。枝干有伤口是极重要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2.
短小芽孢杆菌A3菌株对泡桐腐烂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平板拮抗作用测定,短小芽孢杆菌A3菌株对泡桐黑腐皮壳的菌丝及分生孢子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抑菌圈直径为8~4cm。在林地3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单用A8菌株的发酵液,防冶效果为97.8%;与多菌灵混用为99.4%。均比常用农药福美胂(89.3%)好。A3菌株拮抗物可使泡桐黑腐皮壳菌丝及分生孢子膨大畸形,进而胞壁破裂,内含物外流。  相似文献   
3.
经13种配液毒力测定和86.67公顷林地涂干试验,以25%多菌灵加抗生菌Bacillus sp.防治泡桐腐烂病效果最好,药效达99.4—1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