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栗树缺素症以缺氮症、缺磷症、缺锰症发生较普遍而严重,经长期观察和试验,将其缺素症状、发生条件和防治方法简介如下。1 栗树缺氮症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质含量的 16%~18%,氮也是叶绿素、核酸、磷脂、细胞色素、植物激素、维生素(如 B1、B2、B6、PP 等)、生物  相似文献   
2.
1枣枣果营养丰富,用途广泛,是很好的补养食品。经测定:每1009鲜枣含蛋白质1.2~3.3g,脂肪0.2~0.4g、碳水化合物23.Zg、钙4mg、磷23mg、铁O.sing、胡萝卜素0.01mg、硫胶素0.06mg、核黄素0.04mg、尼克酸06mg、抗坏血酸540mg,还含有多种氨基酸、黄酮类、生物碱、大量的环磷酸腺苦等。除生食外,可加工成红枣、乌枣、蜜枣、醉枣、枣糕等。经常食用,有润肤补血、强健身体的功效。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生津液,解药毒,调营养,增强肌力等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烂,疲乏无力,气血不足,津液亏…  相似文献   
3.
天水核桃常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水核桃常见的病害有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炭疽病、核桃褐斑病、核桃白粉病、核桃枯枝病、核桃腐烂病。经长期观察和试验,将其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简介如下:1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该病由学名为[Xanthomonas juglandis(Pierce)Dowson]的病源细菌引起。主要危害果实,叶片,  相似文献   
4.
实生繁殖的板栗,单株间变异大,品种混杂,结果迟,抗性弱。而嫁接繁殖,能保持和稳定优良种性,使幼树提早结实,提高产量,增强抗性。但板栗枝茎内单宁含量较多,经削伤后,单宁氧化妨碍愈伤组织的形成,嫁接后成活率低。近年来我们通过不同组合的嫁接试验证明,要提高板栗的嫁接成活率,必须掌握以下几点。1本砧嫁接一般用2~3年生的实生板栗作砧木,或野生板栗作砧木。2选好接穗接穗应从适应当地条件,综合经济性状好的优树外围枝中选取1~2年生,基径粗0.6~0.8cm,长20cm以上,顶侧芽饱满的结果母枝或发育枝为最好。3…  相似文献   
5.
甘肃各地理区域适宜引种驯化的野生果树种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甘肃省的野生果树资源,并为甘肃省各地理区域野生果树资源的引种驯化与人工栽培提供依据与指导,从甘肃省各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状况及野生果树资源状况出发,重点阐述了陇南高山河谷区、陇东南丘陵沟壑区、陇东黄土高原区、中部黄土丘陵区、陇西南阴湿区、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等6个野生果树引种栽培区适宜引种驯化的野生果...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实地踏查、文献查阅、座谈访问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调查记载了甘肃省葡萄科野生果树资源的种类、分布、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及其用途,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甘肃小陇山林区野生果树资源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198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于28科、57属,其中50.2%集中于菩薇科和葡萄科。对125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果树资源的分布、用途、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野生果树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甘肃蔷薇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省蔷薇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和综合分析,已查明,甘肃蔷薇科野生果树资源有14属,156种和29变种(变型),果实富含维生素、糖类和氨基酸,可生食、酿酒、加工果酱、果糕和果汁,亦可药用。对甘肃蔷薇科野生果树资源种类、果实类型、用途、分布及开发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利用建议。目的是为果树栽培、食品加工、医药、园林绿化等部门合理开发利用甘肃蔷薇科野生果树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柿果综合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对甘肃省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有4属7种2变种。阐述了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分布、果实经济性状及利用价值,提出了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