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探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主栽澳洲坚果品种之一HAES695(简称695)的不同采收期内果实品质和开口效果变化规律,选择最适于开口带壳果加工用695采收期,以695果实为原料,研究2017、2019年2年Ⅰ(8月20日)、Ⅱ(8月30日)、Ⅲ(9月9日)、Ⅳ(9月19日)4个采收期(正负误差1 d)对澳洲坚果果实品质和开口特性的影响。检测不同成熟度原料果仁中的脂肪、总糖、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样品中氨基酸进行营养评价,计算得出氨基酸比值系数,对开口合格率、离壳率、果仁饱满度3个指标进行测定,对氨基酸组分与含量、脂肪含量、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比值系数、开口合格率、离壳率、果仁饱满度等果实品质及开口效果指标进行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天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总糖含量在不同年份变异系数较大,4个采收期内谷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比值系数分12个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赖氨酸6个指标在采收期Ⅱ及其以后采收期呈显著下降(P<0.05),开口合格率、离壳率、果仁饱满度受采收期影响较大,开口合格率在采收期Ⅱ时效果最好,离壳率在采收期Ⅰ、Ⅱ时效果优于其他2个采收期,果仁饱满度在采收期Ⅲ效果最差,脂肪含量在采收期Ⅱ低于采收期Ⅳ。蛋白质与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呈显著负相关,脂肪与开口合格率呈显著负相关,脂肪与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呈显著正相关,开口合格率与离壳率呈显著正相关,离壳率与果仁饱满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因子分析得出,2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97.44%,即可以反映各个指标足够的信息。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可知,在采收期Ⅱ附近采收果实品质最佳,最适于开口带壳果加工。  相似文献   
2.
探究澳洲坚果果皮发酵生产有机肥工艺,为澳洲坚果废弃物利用提供方法与依据。通过室内试验筛选出合适的辅料为麦麸、菌种添加量为3%、含水量为60%。以风干澳洲坚果果皮为堆制原料,加入麦麸,利用好氧菌进行分解,测定不同发酵时期养分与有机质含量变化,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使用麦麸为辅料,按3%接种菌剂,前期(前40天)保持50%~60%的含水量,后期(40天后)不加水,堆制55天后,其碳氮比低于20%,有机质含量为89.1%,氮、磷、钾总量为5.19%,pH 6.92,含水量为25.79%,从外观形态来看呈现褐色,无臭味,质地柔软,完全腐熟,达到了国家有机肥标准。总之,利用澳洲坚果果皮废弃物发酵生产有机肥是处理澳洲坚果果皮废弃物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澳洲坚果种质与其果仁氨基酸组分间的关系,筛选适合功能性氨基酸饮料加工的澳洲坚果品种,选取10株澳洲坚果优良种质的果实,对其果仁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通过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  相似文献   
4.
为了选育适宜桂西南地区的优良栽培品种,深入探讨澳洲坚果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以50株澳洲坚果资源为材料,对其果实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带皮果鲜重与鲜壳果重、干壳果重呈显著相关,说明三者越重,澳洲坚果果实产量越高;出仁率与果仁厚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鲜壳果重、干壳果重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果实越大,就会有更多光合产物分配到果壳中。(2)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个鲜壳果重对出仁率为正向效应,鲜壳果重对果实产量和出仁率的贡献最大,鲜壳果重每增加1个标准单位,会使出仁率增加 0.5315个标准单位。因此,选育澳洲坚果优良品种,育种时要着重关注单果重、每果出仁率等性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澳洲坚果露酒进行营养及香气质量综合评价,探究澳洲坚果露酒的可行性,为澳洲坚果资源开发和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分别以澳洲坚果果壳、烘干果和晾干果为材料,浸泡在基酒中制酒,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制得的3种露酒进行营养评价;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3种露酒的香气化学组分进行分析,通过NIST 14.0标准质谱图库分别鉴定各化学组分,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样品中各化学组分的相对含量,再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香气化学组分提取主成分进行香气质量综合评价.[结果]3种澳洲坚果露酒中的氨基酸总量均在16.70 mg/100 mL以上,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排序为果壳露酒(59.65)>晾干果露酒(51.85)>烘干果露酒(49.04).香气化学组分中共鉴定出35种化学组分,烘干果露酒、晾干果露酒和果壳露酒香气化学组分中分别鉴定出其中的30、27和30种,其中有21种是三者共有,香气以酯类化学组分为主;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3.23%、40.75%和16.02%,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100.00%,可包含澳洲坚果香气品质指标的全部信息.基酒和3种澳洲坚果露酒香气化学组分品质综合评分排序为果壳露酒>烘干果露酒>晾干果露酒>基酒.[结论]果壳露酒的营养评价与香气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得分均最高,以澳洲坚果果壳为材料制备露酒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澳洲坚果主产区主要虫害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广西澳洲坚果虫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油梨果实品质,筛选出适合油梨的套袋材料,以油梨优良品系‘南亚A’为试材,以不套袋作对照,对5种材料果袋(无纺布、半透明葡萄套袋、珍珠棉+白色透明塑料袋、外黄内黑牛皮纸袋、白色纸袋)套袋处理的油梨果实进行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指标的测定,通过因子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效果最佳的套袋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套袋处理均能提高果实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降低果实硬度,对果皮厚度和可食率无显著影响,大部分处理对果形指数无影响,能提高维生素C、总糖和脂肪含量,降低果实失重率。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白色纸袋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澳洲坚果果仁生物活性成分与营养成分以及矿质元素间的关系,以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收集保存的15个澳洲坚果优良品种为试验材料,检测分析果实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营养成分以及矿质元素,结合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法方法展开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低温冷藏处理可能会导致澳洲坚果果仁脂肪的降解而致使脂肪含量降低;澳洲坚果果仁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甾醇与Ca呈显著正相关,与Fe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组分相关性不显著;MUFA与氨基酸总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组分相关性不显著;多酚与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组分相关性不显著;黄酮与总糖含量、Z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e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组分相关性不显著。试验结果明确了澳洲坚果果实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营养成分以及矿质元素间关系,为下一步提高澳洲坚果果仁生物活性成分、改善营养组分含量等品质性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土地勘测是实现土地资源参与良性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也为土地管理提供可靠、准确的决策数据。通常,在土地勘测中,定界是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土地勘测结果的主要因素。3S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勘测结果与实际土地资源数据误差在可控、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了解不同时间采收的不同品种澳洲坚果果仁中氨基酸的含量差异性,从而为其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采收和加工提供参考依据,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3个主栽品种(桂热1号、OC、695)澳洲坚果果仁中氨基酸的含量与组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比较分析了不同品种间氨基酸的差异性、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含量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仁中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蛋氨酸的含量差异性较大,其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限制性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随采摘时间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其果仁蛋白与FAO/WHO推荐模式值和全蛋白模式值的贴近度均较高。澳洲坚果果仁中氨基酸的组成合理,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均衡且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广西壮族自治区内3个主栽品种中的695品种,虽为搭配品种,但其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