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硝酸改性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硝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探讨硝酸浓度、改性温度和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改性过程中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被破坏的同时也不断生成新的孔隙,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改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本实验条件下硝酸改性活性炭的较佳工艺为:温度20℃,硝酸质量分数20%,处理时间16 h;制得的改性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苯酚吸附值和吸苯率分别为165 mg.g-1、762 mg.g-1、187.2 mg.g-1和42.6%。  相似文献   
2.
以茶叶粉为原料,在250-400℃下炭化制得茶叶炭化物。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炭化物的得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氨和甲醛的吸附值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300℃时达到最大,而苯吸附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实验条件下,保温时间的延长反而不利于炭化物对苯、甲醛、氨的吸附。  相似文献   
3.
硫酸改性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硫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探讨硫酸浓度、改性温度对改性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改性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苯吸附值和苯酚吸附值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随着硫酸浓度的升高,改性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和苯吸附值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苯酚吸附值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与未改性的活性炭相比,改性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均有所降低,苯酚吸附值有所升高,而苯吸附值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4.
竹炭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高温下炭化的竹炭为原料,探讨了接触时间、起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竹炭吸附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竹炭对苯酚的吸附量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苯酚起始浓度的增加,竹炭对苯酚的吸附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吸附率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准一级和准二级速率方程对其吸附过程的动力学进行拟合,得知竹炭对苯酚的吸附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5.
光皮桦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年生的光皮桦实生苗为扦插原料,讨论了不同扦插时间和不同浓度的生根促进剂对光皮桦稳条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月扦插最为理想;3种生根促进剂对光皮桦穗条的生根情况均有促进作用,其中IAA+IBA的促根效果最佳;浓度为50 mg·L-1的IAA+IBA处理的光皮桦的成活率、不定根数、不定根长和苗高均为最大,分别为92...  相似文献   
6.
以光皮桦一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从种苗形态、苗高和地径生长状况、根系生长的季节变化等方面研究光皮桦苗期生长特性,探讨其苗期生长规律和速生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省光泽县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混交比例3:1)。造林后8年,对混交林和纯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15.06m。/hm2,比杉木纯林大21.40%,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杉木毛红椿混交林中的毛红椿和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大于纯林杉木。造林后8年杉木毛红椿混交林的表层(0—10cm)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性N和有效P有所改善,而在杉木纯林中则下降。毛红椿是杉木较好的混交树种。  相似文献   
8.
高温炭化法制备竹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炭化法制备竹炭,探讨温度、保温时间和升温速率对竹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N2吸附等温线对其孔隙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提高、保温时间延长,竹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升温速率的提高,促进了炭素前驱体石墨化程度的提高,不利于竹炭孔隙结构的发达;高温炭化法可以制得微孔、中孔、大孔较发达的竹炭。在较佳的实验条件下,高温炭化法可制得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分别为280 mg.g-1和947.3 mg.g-1的竹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