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淤地坝建设速度的加快和建设规模的扩大,管护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要充分认识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开发利用淤地坝的各项功能。通过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制定配套政策法规、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管护体系,落实管护经费、重视防洪安全等措施,强化对淤地坝的管护。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西部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动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内蒙古西部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的初步研究,表明:该区土壤水分的垂直动态分布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水分不稳定层(0~40cm);中间过渡层(40~100cm);水分相对稳定层(100~200cm);旱作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与降雨的变化基本一致;作物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主要是当年降雨。  相似文献   
3.
寇志强 《现代农业》2007,(11):46-48
有效的利用干旱半干旱地区有限的降水,对提高旱作物农田的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旱作梯田、旱平地土壤水分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其动态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吻合,但在时间上滞后1~2月;作物生长发育耗水主要来源于该年雨季降水,土壤起到了调节和在分配的作用;不同作物对水分的利用及抗旱能力不同,搞好蓄水保墒,选用和培育相适应的耐旱作物,是合理利用土壤水分,提高旱作物农田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该文阐述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力度,推行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豫油5号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豫油 5号在豫西的适宜播期为 9月 18~ 2 4日。每亩播量 0 .4~ 0 .5kg。播深 2~ 3cm。因油菜种子小 ,顶土力弱 ,要求整地质量较高。有的油菜田前茬腾地较晚时 ,可进行育苗移栽 ,以保证全苗壮苗。油菜育苗在 9月 15日前后。苗床播种量为每亩 0 .7kg ,苗床的肥水供应要充足 ,出苗后应疏苗、间苗 ,苗间距 6 .7~ 10cm。油菜苗达到 6片叶 ,苗高达到 2 0cm的壮苗标准后 ,于 10月中旬移栽大田。2 间苗、定苗与苗期管理豫油 5号每亩留苗 1.2万株为宜。出苗后应及时疏苗 ,防止高脚苗。 5片真叶时定苗。苗期可用 4…  相似文献   
6.
寇志强 《现代农业》2007,(11):142-143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浑河流域乌兰察布项目区是黄河流域实施"三项制度"改革试点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区之一。介绍了工程建设监理制在生态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并对改进监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应用灰色关联法选择芝麻品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7年洛阳市点河南省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的7个参试品种的10个性状进行分析,选择适宜洛阳的芝麻品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驻05J06的综合性状最好(r=0.788)。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总土地面积118.3万公顷,草地资源比较丰富,由于长期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导致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虽然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综合治理,但生态环境仍呈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局面。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仍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有机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同时具备良好的肥力和微生物活性,对土壤、植物和水体均有较强修复作用。矿山开采后地表土壤、植被和水体会发生严重退化,微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改善矿山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加速矿区植被修复。微生物有机肥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优势逐渐提升。本文介绍了微生物有机肥的组成及功能,论述了微生物有机肥在矿山土壤修复、植被修复和水体修复中的实际应用技术,并提出了微生物有机肥在矿山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为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稀土叶面肥在花生上的施用效果 ,结果表明 :稀土叶面肥 2号的肥效最好 ,产量明显高于习惯施肥 ;花生施用稀土叶面肥 2号 ,有利于根瘤的形成 ,可以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 ,增强光合速率 ,增加单株产量 ,比常规施肥增产 2 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