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雪莲多年生草本,分布于新疆天山、昆仑山、帕米尔及阿尔泰山。生于海拔2400米~4000米高山地带,通常生长在高山雪线以下。雪莲在严酷条件下,生长缓慢,至少4年~5年后才能开花结果。雪莲不仅形态美丽,而且是一种高山稀有的名贵药用植物,近年由于过度采挖,...  相似文献   
2.
3.
我们曾迂到了6例由真菌引起的牛乳房炎,这种病例在我国报告的很少,同时还包括了以前尚未报告过的菌种,因此,将其简要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鲌属翘嘴鲐(Culter albunms)、蒙古鲌C.mongolicus)、达氏鲌(C.dabryi)和原鲌属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脑形态进行度量学及判别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鲌属与原鲌属鱼类脑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小脑大小、嗅束长等,达氏鲌与翘嘴鲌、蒙古鲌脑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小脑及端脑大小。脑形态度量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依据表型性状进行的分类结果相一致,形态度量可作为对生态位相近的鱼类间的脑形态区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 16个采自新疆不同棉区的棉花黄萎病菌 (Verticilliumdahliae)菌株和 3个落叶型与非落叶型对照菌株上共获得 2 2 5个不能利用硝酸盐的营养体突变株 (nitmutants)。经不同氮源利用的鉴定 ,89 33%属于nitA ,9 33%属于nitB ,1 33%属于nitC ,其中nitC在以NaNO2 作为唯一氮源的MO2 培养基上被完全抑制致死。nitA配nitB的营养体亲和性测定结果 ,16个新疆菌株均与非落叶型对照菌株亲和———属于同一营养体亲和群 (VCG) ,未发现新疆有与落叶型对照菌株亲和的棉花黄萎病菌。以互补指数作为营养体亲和性量化评估指标 ,反映出不同突变类型间亲和性差异较大 ;同一VCG内不同菌株间互补指数也有差异 ,但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6.
Ⅰ、引言在我们以前的论文中,报道过用水溶性染料标记的液流追踪法,可以不需要任何技术和耗费操作时间,就能容易地鉴别出松萎蔫病的初期症状和松树的恢复现象(Sasaki等,1984)。从接种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ius)的苗木横切面上,在树脂道周围可观察到末染  相似文献   
7.
试用“SWOT”法探讨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及其对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茶叶出口在我国茶叶经济中起龙头带动作用,茶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都有着长远发展的产业价值。本课题在运用经济比较学原理同时,采用西方流行的分析模式 — — “SWOT”法,分析评价在 WTO条件下我国茶叶出口的优势、薄弱点、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明确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实力、提出我国宜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绿茶及特种茶、实施绿色营销、内外销茶标准并轨且与国际标准接轨、统一出口茶叶标识。  相似文献   
8.
对2005~2006年采集于江西鄱阳湖的79尾达氏鲐年龄与生长进行统计分析.鄱阳湖达氏鲌样本,年龄范围0~6,以2~3龄为主,优势体长在180~260 mm,占总个体数的59.49%,优势体重在30~250 g,占73.42%.体长与鳞长呈直线相关:L=89.660 4+18.919 6 SL,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2.5×10-6L33319,属匀速生长,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353.644 9×[1-e-0.2218×(t+0.6582)],Wt=775.374 9×[1-e[1-e-0.2218×(t+0.6582)]3.331 9>.生长拐点年龄为6.08龄,对应体长为274.03 mm,体重为332.54 g.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仔鱼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6—2007年长江口春、夏、秋、冬4个航次共504个站位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仔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季节采集到的仔稚幼鱼样品共82种,隶属16目48科,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有21科34种,其次是鲱形目和鲉形目,分别有3科10种和5科8种。仔鱼种类数及丰度有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变化,仔鱼种类数呈现:夏季(39种)春季(38种)秋季(25种)冬季(16种);仔鱼丰度大小按季节依次为夏季(185尾/100m3)春季(37尾/100m3)秋季(6尾/100m3)冬季(1尾/100m3)。仔鱼优势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秋三季优势种分别为鳀鱼、凤鲚、长鳍底灯鱼,冬季优势种不明显。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结果显示:春季仔鱼群落中的绝大部分物种均受到水深和表层盐度两个环境因子的控制;夏季大部分物种则更偏好于高叶绿素和表层水温相对较低的河口近岸水域。  相似文献   
10.
用酸性品红树液流示踪法可以检出松树枯萎病的早期症状,而这些早期症状可由人为给松树幼苗施用市售的溶细胞壁酶而产生。给3年生的日本赤松(pinus densiflora)施用0.5ml1%的纤维素酶Onozuka R—10,施用后72h内可导致活枝条的完全坏死。施用松材线虫的高分子量镏分的粗提物也能引起含油树脂渗漏和部分堵塞木质部水分运输的症状的出现。在这种松材线虫抽提物中可检出纤维素酶的活性。这种酶可通过交联葡聚糖G—75分离柱而分离出来,其适宜的pH值为6.5。松材线虫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引起早期症状的发展,从而也就成为致病的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