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红松烂皮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余年来,在吉林省廷边地区普遍发生的红松烂皮病是由Cenangiumabietis (Pers Duby)侵染所致。该菌为弱寄生菌,以未成熟的子囊盘及菌丝在病皮上越冬。菌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PH值为4.0,子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PH值5.5,散光培养30~60天可产生性孢子器和性孢子。在离体水培枝上接种后4~6个月产生子囊盘。6月中、下旬为孢子主要传播时期。多雨,长期高湿,纯林密度大,通风不良是主要发病诱因。营造混交林,及时间伐抚育,合理修枝,保持林内卫生,通风状况,辅以1%氢氧化钠加25%石灰水或10%百菌清油剂加松焦油1:1,进行病部涂药具有显著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红松烂皮流脂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烂皮病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病害。主要危害红松人工幼林,造成干部烂皮和枯枝,轻者影响林木生长,重致全株枯死。目前延边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桔梢病“Guignarbia larieina(Sawada)Yamamoto et k·Ito·”是一种蔓延快,危害严重的真菌病害。据有关报导,日本1938年发现该病,1950年日本北海道只有零星单株受害,逐渐发展为大面积受害,1960年——1969年仅北海道地区因该病危害伐除烧毁的落叶松人工林达9700公顷。并把该病法定为危险性病害进行研究和防治。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延边各地营造了大面积的红松人工林,大多数已郁闭成林。但近年来发生了较严重的枯死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总发生面积达四万九千多亩,枯死率一般达10—25%,有的林分枯死率竟达60—70%,成为营林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1980年以来,我们对红松人工幼林枯死原因进行了较广泛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综合两年的工作,对延边地区红松人工幼林枯死的原因,提出我们的看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初选、筛选和优选”,选择出抗性强、生长快、形质皆优的落叶松无性系。 嫁接繁殖无性苗木,营造评比林,经 6 a连续观察,生长和抗病效果基本达到“选优”标准, 有6株优良单株候选树的表现突出,可确定为速生抗病优良品种。大量嫁接繁殖,可用于 营造速生丰产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