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近年来,随着农药工业迅速发展及果树管理技术改进的要求,不仅对农药的需求量增加,而且更注重使用新品种农药。本刊经常接到读者来函,希望了解目前果园都有那些常用农药,有那些新品种农药,它们的作用特点、使用方法和生产厂家等。为此本刊特约请植保专家写了“果园常用农药介绍”,并从1992年开始在“知识讲座”栏目内连载,期望能满足广大读者要求,能在果树生产中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一年发生多代,年中春夏、秋两次发生为害高峰。秋季发生规律是:9月中旬开始增殖,10月出现全年第二次发生为害高峰。苹果采收后喷药防治,不仅控制秋季苹果绵蚜为害,还可大大压低越冬绵蚜基数,控制来年为害。 1994年受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委托,对高密农药厂生产的40%蚜灭多乳油进行了田间小  相似文献   
4.
(续上期64页) 四、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 这是一类近几年国内外发展的安全高效、无药害、不污染环境的新型杀虫剂,目前在果树上应用较多的一种是昆虫生长调节剂,能使幼虫体内几丁质合成功能受障碍,不能正常形成新表皮,在燃皮变态时受阻而死亡。这一类杀虫剂往往具有杀卵、抑制卵孵化和持效期长的特点,有的还使成虫产卵直接受阻,它将成为无公害农药的重要化合物。 1、灭幼脲通用名除虫脲,又名敌灭灵 作用特点:是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主要作用是胃毒及触杀作用。 制剂:20%除虫脲悬浮剂,25%灭幼脲3号,25%敌灭灵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1)…  相似文献   
5.
桃小食心虫是我省苹果、梨、枣、山楂上的重要蛀果害虫,主要防治措施有。地面喷撒六六六和树上喷布有机磷等杀虫剂农药.据调查,一个百亩左右的苹果园,由于桃小食心虫为害每年地面喷撒6%六六六粉剂1000-2000斤,为防止环境污染,国内六六六已停产。因此尽快筛选出替代六六六农药,是桃小食心虫防治研究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1976年我所试用50%辛硫磷乳剂(每亩1—1.5斤)和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10斤)防治桃小越冬出土幼虫,取得良好的杀虫效果.1983年—1984年选用山东临沂农药厂生产的32 %辛硫磷微胶囊剂)山东周村农药厂加工生产的5%二嗪农颗粒剂,山东…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1984-1985年采用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20%灭扫利 乳剂,作防治桃小食心虫药效试验。 试验园设在山东邹县和泰安,主栽品种金帅和国光。1984年设100、67、50ppm 三个剂量,1985年设67、50、40ppm三个剂量,每剂量喷药5亩,计15亩(228-230株 苹果大树);以常用农药50%对硫磷乳剂(1605)500ppm作对照,同时设不喷药空 白对照。1984年金帅第一、二代桃小食心虫发生期7月1日、7月20日、8月15日喷药3次;1985年国光第二代桃小食心虫发生期8月10日、8月26日喷药两次。1984年每个剂量喷药 后4-5天、9-10天、14-15天各采苹果10个,室…  相似文献   
7.
<正> 1966年美国加斯顿等把粉纹夜蛾的雌性外激素弥散于空气中,成功地干扰了粉纹夜蛾的交配联系。从此,利用干扰交配技术防治害虫引起了重视。1975年罗洛夫斯用含梨小食心虫雌外激素的聚乙烯毛细管,每株树用  相似文献   
8.
灭幼脲三号对金纹细蛾和果园天敌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结果表明,施药后30天,灭幼脲三号125mg/L、灭扫利100mg/L、水胺硫磷400mg/L对金纹细蛾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9.1%、41.0%、52.1%,灭幼脲三号常用剂量对金纹细蛾跳小蜂成虫和蛹茧,以及异色瓢虫2龄纪虫无直接毒性,中天敌幼虫生长发育和变态,而灭扫利和水胺硫磷常用剂量对两种天敌直接杀伤作用很强。  相似文献   
9.
<正>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一年发生多代,年中春夏、秋两次发生为害高峰,秋季发生规律是:9月中旬开始增殖,10月出现全年第二次发生为害高峰。苹果采收后喷药防治,不仅控制秋季苹果绵蚜为害,还可大大压低越冬绵蚜基数,控制来年为害。 1994年我们进行了40%蚜灭多乳油防治苹果绵蚜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苹果金纹细蛾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苹果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在鲁中南地区1年发生5~6代,以蛹在苹果落叶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是开始再现越冬代成虫,4月上旬达盛期。成虫羽化后于次日清晨5:00~6:00开始交配,持续交配1.5~3h,交配后不久在叶片背面产卵,单个散产,平均单雌产卵40余粒。幼虫孵化后直接景入叶片内取食叶肉,并非苞内化蛹。在15~30℃,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